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2日电(张洪全)  今年来,沿河自治县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按照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益运行”的要求,持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让项目区群众得实惠。

  连日来,在中界镇河坎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地上,大型机械轰鸣,工人们正抓紧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业。

  该项目主要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实施,项目主要涉及中界镇东流、龙兴、银山、河坎四个行政村。项目建成后,将解决防洪面积3931亩、排涝面积2600亩,新增机耕面积为3243亩,惠及人口2569人。

  “我们正在进行排洪渠挡墙、生产便道混凝土浇筑,机耕桥等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一手抓质量一手抓进度,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深圳市龙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现场监理员龙光俊说。目前,公司正抢抓工期,加大施工人员投入,5个项目标段全面施工,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同样,在夹石镇三阳村的大片农田里,农业综合开发夹石镇防洪堤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一条条沟渠逐渐向农田纵深延伸,为今年粮食作物丰收夯实基础。该项目共保护耕地面积1500亩,蔬菜基地300亩,惠及人口1950人。

  项目实施中,沿河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在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节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的保持、科技服务和建成后的管护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项目完工后将达到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效果,使区域内农业收益得到很大提高。

  “三阳村防洪堤工程,在抓安全、抓质量的前提下,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80%左右,预计今年7月初全面完工。”夹石镇三阳村防洪堤工程项目经理杨通昆信心十足地说道。

  据了解,沿河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坚持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开发工作最终目标。围绕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发展需要,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和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项目带动,拉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实现农业可持续、多渠道、高效益目标。(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