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武陵之巅梵净山的长风,吹拂着黔东大地的灵山秀水,卷起翻涌的绿色浪潮。

  长风不息,奋斗不止。5年来,铜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借山水之灵气,绘发展之胜景,奋力实现绿色崛起。

  时光回溯到5年前。2016年10月31日,贵州省委对铜仁作出“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

  当年12月22日,铜仁市第二次党代会开幕,制定未来5年发展蓝图,明确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的发展目标。

  这五个春秋,是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的亮丽一瞬,是影响深远的五年,注定成为铜仁发展长史中值得铭记的一页。

  守好“两条底线”,走好“两山之路”,铜仁在“守”与“变”之间走上了一条更加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新路。

  “守”什么?

  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

  生态资源是铜仁最好的资源,生态优势是铜仁最大的优势。铜仁坚持把“生态立市”工程摆在首位,着力完善保护制度,厚植生态屏障,深入实施绿道、绿水、绿城、绿园、绿景、绿村“六绿”攻坚行动。《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等相继出台,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完成营造林40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06平方公里,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9个、各类自然保护地49个,森林覆盖率达66.2%。

  怎么“变”?

  实践证明,脱离生态环境保护搞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发展抓生态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铜仁市委、市政府明确,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守着青山绿水苦熬”的穷路,更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必须走绿色发展的新路。

  新路怎么走?

  把生态、绿色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总要求。铜仁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实践中,大力发展茶、蔬、果、菌、药和生猪、家禽、牛羊养殖等生态产业,努力念好“山字经”。五年来,该市共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园区266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万家、市级家庭农场2050家。

  用活“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打好“生态牌”。“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抹茶·香溢天下”“梵山净水·泡茶好水”等一个个“梵净”号品牌闯出各自的天地。

  五年里,铜仁10万名党员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下达动员令、立下军令状、高挂作战图,聚焦“五个一批”,聚焦“四场硬仗”,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昂扬斗志,攻难关、打硬仗,补短板、强弱项。截至2020年末,铜仁市94.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个区县全部摘帽、15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9.36万人搬出大山,其中跨区域搬迁12.54万人。

  高唱“绿色、高端、集约”旋律,铜仁在“产业强市”浪潮中不断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按照“培育龙头、对接高端、配套集聚、做大做强”的思路,铜仁市以黔东工业聚集区为主要承载区,加快构建“1+3+N”的工业体系。(“1”指以新型功能材料为核心产业;“3”指以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生态特色食品、现代能源为支柱产业;“N”指以新型建材、先进装备、优质烟酒、健康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为特色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铜仁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便是“两山”路上最亮丽的画卷。五年来,铜仁不断盘活山水资源,融合特色文化,大力推动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

  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龙头,铜仁市着力推进梵净山5A级景区、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打造了梵净山沿锦江至铜仁主城区乡村振兴产业带,形成游在梵净山、乐在中南门的旅游格局。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铜仁同样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城市建设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的思路,总结提炼出“产城互动、景城融合、教城一体、同城联动”的铜仁新型城镇化方式,山水园林城市打造成效显著。

  绿色是铜仁最鲜明的底色,绿色生态已成为铜仁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绿色杠杆撬动了黔东大地上一座座曾经贫困的大山,铜仁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跨越:无论是脱贫攻坚、生态建设,还是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综合实力都取得历史性成就。

  风正帆满再起航,砥砺奋进正当时。当前,铜仁正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带领黔东400多万各族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