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6日电 (记者 张伟)记者6日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破解“农村养老服务质量不高,养老工作推进力度不够”问题,更好满足黔南州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围绕建章立制、设施建设、分类施策、试点示范、市场培育“五个聚焦”推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黔南州聚焦建章立制,通过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完善高龄津贴补贴实施方案、出台集中供养(养老)政策等,推进农村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升级。

  黔南州印发了《黔南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了特困老年人基本救助、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乘车优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19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印发了《黔南州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高龄补贴发放范围、发放方式、发放标准以及申请流程等;印发了《黔南州关于做好特殊困难人员集中供养(养老)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人员纳入集中供养(养老),释放特殊困难家庭劳动力,促进困难家庭劳动增收致富,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黔南州聚焦设施建设,通过强化规划引领、示范创建、争资争项等,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升级。

  黔南州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黔南州“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目前已打造县级标准化特困供养机构7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60%。从2022年起,黔南州在贵州全省率先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示范创建,制定示范创建标准,每个县(市)每年打造县级标准化养老机构、街道嵌入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乡镇区域性敬老院、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幸福院示范点各1个。2022年度黔南州州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地方专债、福彩公益金、世行贷款等各类养老服务项目48个,争取项目资金2.9亿元。

  黔南州聚焦分类施策,通过做好集中供养特困老年人管理服务、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管理服务、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管理服务等,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管理能力升级。

  黔南州推进所有失能半失能、失智的特困供养对象全部纳入机构集中供养。目前,黔南州共有2278名特困对象实施集中供养,失能半失能特困对象集中供养率达67.5%。黔南州共有3846名特困老年人实现分散供养。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委托照料100%签订协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对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开展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黔南州还积极做好农村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口、防贫监测“三类人员”家庭老年人服务。

  黔南州聚焦试点示范,通过推进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农村“购买服务”试点、农村“医养结合”试点等,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升级。

  黔南州采取政府奖补和群众自筹的方式筹集运行经费,提升站(点)运行活力;创新服务载体,整合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社工人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打通农村互助养老“最后一公里”。目前,黔南州有3家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机构,5家养老机构开办医疗机构,4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毗邻建设,60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4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了老年病科,22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中医馆。

  黔南州聚焦市场培育,通过深入推进“公建民营”改革、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基本公共服务延伸等,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动能升级。

  黔南州深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工作,全州12县(市)均开展了“公建民营”改革,引进、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20余家,对全州43家养老机构实施“公建民营”,市场运营床位占比达75%。黔南州还扎实开展机构备案登记、综合执法检查、开展养老诈骗整治等。目前,黔南州各乡镇均设置了为老年人提供医疗、社保、民政、金融、电信、邮政、生活缴费等服务的线下办事渠道,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金融机构乡镇网点等部门结合区域实际,明确了帮办、代办人员,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