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12日电(龙正杰 刘安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黔南州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紧紧围绕“乡村人才振兴”目标和“技术推广服务”关键,“四位一体”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围绕人才培养设专业。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方向,主动担当“职业教育服务职能”,紧扣县域“五大产业”人才需要,开设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专业学生达300余人。2021年获“贵州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暨乡村振兴示范校”立项,并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教师人才培训培养优势,依托作物生产技术省级产教融合基地,成功创建了“产学研”有机融合的乡村振兴前沿实验室,切实为助推乡村振兴办实事、开新局。

  围绕科技示范建基地。以科技示范为引领,探索“职业教育+产业园区+标准厂房”的校企共育办学途径,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与企业合作零距离融合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要求,申请省教育厅专项资金450万元,在县城南郊的烟山脚下,创建了面积达150亩的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基地,对哈密瓜、火龙果、草莓、桑葚果、百香果、葡萄、果树种苗等地方特色水果进行研发和种植。基地建设规划分高效持色农业研发区,冬春蔬菜产业育苗区,火龙果高产种植示范区,哈密瓜高产种植示范区等八个区域,是一个开发种植品种新、市场竞争力强、运营特色鲜明的作物生产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实验室。

  围绕生产试验促教学。乡村振兴实验室的创建,形成了“基地即教室、师傅即教师、徒弟即学生、产品即作业”的育人特色模式,构建了“做中学、做中教”的“产学研”结合的“学历+技能”和“技能+证书”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办学运营模式,年初以来共开展职业等级资格证书认定2次,107人获得等级证书,有效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改革创新的一大成果,彰显了职业教育“政府所需、群众所盼、职教所能”的使命担当,是补齐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短板,提升高端农产品在省内外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

  围绕技术推广强服务。乡村振兴实验室以接纳涉农专业学生和农民生产性实训为重点,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三农”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能鉴定,极大有效提升了职业学校教学实训、生产经营、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了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创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辟了职业教育改革新路子,累积职业教育发展新经验,展现职业教育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的精气神。今年以来,依托乡村振兴实验室开展技术推广培训2000余人次,提供短期“技能培训+就业”岗位50余个,吸纳群众务工200余人次,专业学生见习、跟岗实践、顶岗实习300余人,为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充分体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果。(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