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凯本镇“退草还稻”的杂稻已成熟。吴念 摄

  岑巩县凯本镇“退草还稻”的杂稻已成熟。吴念 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多年来,岑巩县不断巩固提升“国字号”制种产业,为国家粮食种子安全提供支撑。今年,凯本镇以“退草还稻”项目为抓手,大力落实粮食安全政策,发展杂稻制种,在精细化管理下,农民实现丰收。

  秋高气爽时节好,稻花香里说丰收。在凯本镇凯阳村坝区看到,一片片金黄的稻穗随风起伏,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阵阵稻香迎面扑来,种植户余勇正趁着晴好天气,组织工人加紧劳作,迎接“退草还耕”后的首次杂稻丰收。

  余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杂稻制种大户,往年都是在毛口村种植杂稻,今年,凯本镇完成“退草还稻”项目后,他决定发展300余亩“新田”用于杂稻制种。

岑巩县凯本镇凯阳村坝区正在收割杂交水稻。黄燕 摄

  岑巩县凯本镇凯阳村坝区正在收割杂交水稻。黄燕 摄

  “今年我选择到凯阳村种植杂交水稻,刚开始还是有点压力,后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免除了土地租金,而且还送有机肥,让我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好。”余勇说,是政府的支持让他吃下了“定心丸”。

  有了好政策的帮扶,余勇愈发有了干劲。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如今看着饱满的稻穗,现场测产,产量可观,这让他对明年的发展更有信心,力争产值在今年的基础上再提高。

  据了解,凯本镇自开展“退草还稻”工作以来,积极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持续扩大杂稻制种产业规模,在全镇实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100余亩,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好“稻”路。

  “通过我们的测产,实现亩产320余斤,远超预期目标。”岑巩县凯本镇党委副书记邓杰说,下一步,我们将采取精细化管理,通过党政班子包坝区,技术人员蹲点服务,种子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大力提升坝区经济作物的产出效益,实现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吴念 黄燕 )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