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29日电(张艾)“从我们村开始发展脐橙产业,老罗就一直联系帮助我们,为我们3000多亩脐橙园保驾护航,很多农户靠着种植脐橙实现了脱贫致富,果子远销湖南、江西、贵阳这些地方。”纸房乡金河村党支部书记吴登学说。

  吴登学口中的“老罗”是黄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罗爱民,曾获评“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从第一次送技下乡,到现在已有38年,三十多年来,他始终穿行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解决一个个难题,办理一桩桩实事。正是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能、一心为民的赤子之情,他赢得了群众的点赞,“老罗”这个称呼就是群众对他最好的口碑。

  当“学生”,汲取知识

  “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种植技术愈发成熟,愈发进步,我们作为农技专家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专业领域知识学习,才能真正为群众解决难题。”罗爱民说,这些年,他坚持在书本和实践中学习,掌握了果蔬菜种植技巧,并根据所学在实践中引进和培育新技术新品种,实现了群众产业增产、收入翻倍。

  2010年,他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灵感,创建了贵州第一个山地特色西瓜标准园,开展西瓜漂浮育苗、穴盘育苗试验示范,实行100%地膜覆盖栽培、100%育苗移栽、100%采取人工授粉,农机作业应用率达85%以上。并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诱虫黄板、太阳能杀虫灯等生态化栽培技术,获得了全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组专家一致好评。

  为总结实践成果,罗爱民自学查阅资料,因地制宜编写《无公害食品露地无籽西瓜生产技术规程》《黄平线椒品种及栽培技术规程》等专业技术文章3篇,为黄平县绿色有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技术理论支撑。同时,他还通过参加各级组织的农技人才培训,结合自己的实践成果,在主流媒体上发表专业论文5篇,获得国家、省、州级奖10余项,主持实施课题、选育品种4个,充分发挥了其潜力和价值,造福一方、泽润桑梓。

  当“老师”,授人以渔

   “罗老师的培训课,讲得接地气,合我们农民‘口味’,他讲的那些种植技术对于我们很受用。”上塘镇村民王露杰通过参加罗爱民举办培训班,对他的讲课赞不绝口。

  作为农技人才“领头羊”,罗爱民积极与乡镇配合,深入11乡镇142个村举办技术培训,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通过“点单+送餐”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业生产技术培训。通过室内教授,田间示范,他培育的农户大多都成为了科技致富能手,为全县产业扶贫提供了技术保障。

  新州镇白塘村余兴建夫妇以外出务工维生,照顾不了家庭,打工挣的钱除去开销所剩无几。夫妻俩选择回家创业,种植西瓜和辣椒,在罗爱民技术指导下,夫妻俩常年种植15亩西瓜、7亩辣椒,每年毛收入就有8万余元,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把田间地头当成实践课堂、把线上平台和教室作为理论课堂,罗爱民前后共开展技术培训1000余场次,发放材料2万余份,受益农民6万余人,培养的“土专家”、“田秀才”达100余名。

  当“专家”,把脉问诊

  “多亏罗叔帮忙,这次遭病的菜才治得好,谢谢他了。”旧州镇种植大户田应梅说。 

  2020年,田应梅种植的大棚蔬菜遭遇病虫害,正当手足无措时,正逢罗爱民前来查看蔬菜长势情况,了解情况后,罗爱民迅速帮她找到了问题根源,并从选用品种、适时播种、精心育苗、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整个过程对她进行讲解,帮助田应梅走出了困境,其蔬菜产量也提升2-3倍。

  在指导农户过程中,罗爱民历来习惯亲力亲为,他认为坐在办公室搞研究发挥不了专业特长,只有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找准问题源头,把技术送到农户家里。

  正因如此,罗爱民平均每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20次以上,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数不胜数,因常年与农户打交道,当地农户都亲切的称他为“老罗”。在为群众产业把脉问诊的同时,老罗还结合全县自然地理条件,推广西瓜新品种新技术、果树新品种及高接换种、果实套袋等20余个实用技术,从根源上解决农户种植产量低、收入不高情况。(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