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15日电 (记者 张伟)作为中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创新“非遗+”系列举措,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赋能。

  记者14日从中国丹寨非遗周媒体见面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黔东南州是中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是中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中国苗侗文化的核心地。截至目前,黔东南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3项72处,位居中国同级地州市前列;有省级非遗项目218项306处,州级非遗项目329项416处,县市级1590项;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8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70人,州级非遗传承人294人,县级4013人;有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2012年12月,原中国文化部批复设立“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目前中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陆居超表示,通过“非遗+基地”,助推基础新提升;“非遗+工坊”,助推扶贫新突破;“非遗+研培”,助推文化新传承;“非遗+旅游”,助推业态新供给;“非遗+产业”,助推经济新发展的举措,黔东南州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赋能。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获批7个国家级非遗保护利用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5682万元。上述项目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推动银饰、刺绣、蜡染、造纸等传统工艺企业发展壮大。同时,黔东南州建立四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体系,现有各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7家;加强非遗传习基地建设,黔东南州建成非遗保护传承教育示范基地85家,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94家,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阵地保障。

  2018年7月,黔东南州雷山县入选全国十大“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之一。黔东南州以此为契机,乘势而为,以点带面,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先后指导丹寨、从江、榕江等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并积极争取列入国家脱贫攻坚项目库。2020年,黔东南州83家非遗企业入选第一批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名单。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获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33万元,覆盖贫困户5620户12333人。

  近年来,黔东南州先后出台《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黔东南州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等政策性文件,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力度,利用州内大中专院校、省级研培基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平台,推进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整合资源,开展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提升创新创意能力。“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累计完成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超过5万人次,推荐230名优秀非遗传承人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一流工艺美术高校参加传统工艺研修培训,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近年来,黔东南州用足非遗资源,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非遗+旅游+扶贫”的黔东南经验。认真梳理研究黔东南非遗资源特点,确定了以刺绣、银饰、蜡染、编织、茶叶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非遗项目作为非遗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2018年,黔东南州苗绣、侗族刺绣、苗族蜡染技艺等11个非遗项目入选《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通过开展“非遗+演艺”丰富旅游业态,“非遗+品牌”优化旅游产品供给,“非遗+景区”丰富旅游体验,“非遗+节庆”凸显原生态民族旅游特色,大力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累计接待游客4.83亿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0.55亿元。2017年至2019年,黔东南州通过旅游扶贫九项工程累计带动15.56万人脱贫。

  近年来,黔东南州以深入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形成了以刺绣、银饰、蜡染、竹编等为代表的民族工艺品产业体系。截至2020年底,黔东南州从事刺绣、银饰、蜡染、民族服装等民族工艺品生产的个体和企业(合作社)达6221家。2019年,黔东南州年产值100万以上民族工艺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17.28亿元。

  陆居超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黔东南州将在“十四五”时期,持续推动非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积极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