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19日电 题:贵州六盘水水城区:抓党建兴文化 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力”

  作者 王江友 杨凤龙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六盘水市水城区坚持以文化为“根基”,以旅游为“载体”,积极探索繁荣发展的文化生态,在发掘、保护已有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大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水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借助海坪彝族火把节、陡箐苗族跳花节、米箩布依族文化节、龙场白族文化艺术节等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成功打造以海坪“千户彝寨”、陡箐“苗族文化小镇”、米箩“布依文化小镇”、龙场“白族文化小镇”为代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示范点。花戛乡天门村2014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9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1年入选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公布的2020年全国生态文化村名单;米箩镇倮么村2017年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2021年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龙场乡碗厂红色文化广场是六盘水市文物保护单位和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陡箐镇立足“中国农民画之乡”的人文魅力,结合传统挑花、刺绣、蜡染、剪纸等民族民间艺术,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向产业化道路发展。

  挖掘民族文化 打造文旅村居

  花戛乡天门村坐落于北盘江大峡谷畔,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古村落。过去,交通不便,村民想要出村,得在绝壁上攀登一两公里石梯,途径一道只能看见一线天空的石门,这也是天门村名字的由来。近年来,花戛乡党委在尊重布依文化和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采取“回迁安置+融合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奋力打造“文旅型”村居,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投入,积极发动村民在老村落南侧开展回迁安置工作,将具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178栋木瓦结构吊脚楼进行原貌修缮,组织天门村的民间艺人对布依文化爱好者开展教学活动100余场,把布依风情融入唢呐、木叶、笛子等乐器的演奏当中,培育布依文化传承人40余名,成功将丰富的民族文化、民俗体验、生态等资源转化成旅游资产,探索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道路,近年来,累计吸引游客5.8万人次,今年以来,吸引游客7000余人次,游客人数逐年增加,文旅品牌效益逐步显现,有效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同时,天门村还成功申报国家2A级景区,2014年,天门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感悟红色文化 弘扬“三线精神”

  “三线”文化是六盘水的“根”,“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为了充分挖掘“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尖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三线建设”老矿区实际,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水城区“时代记忆”三线文化体验园,建成水城区党员政治生活馆。

  水城区党员政治生活馆前身是1966年修建的观音山矿破碎车间职工宿舍,经过合理改造和艺术修复而成,内设红色文化厅、“三线”陈列厅、入党宣誓厅、政治体检厅、政治生日厅、组织生活厅等6个功能厅,集展示、教育、体验、交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参观学习、组织生活、党性体检、政治生日、示范教学等各类活动,是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营地,是追忆“三线”建设、弘扬“三线”精神的实践基地,是增强组织建设、锤炼党员党性的活动阵地。开馆以来,已有市交通运输局、区委办、区委组织部等80余家单位6000余人前来开展活动。

  文化产业化 搬迁能致富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困难群众不仅仅是换一个环境、得一套房子,更重要的是要拔掉穷根,让大家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陡箐镇党委借助“中国农民画之乡”美誉的东风,不断探索创新,大力发展农民画产业。结合传统农民画、挑花、刺绣、蜡染、剪纸等民间艺术,采取“文创基地+平台公司”模式,与区旅文投公司合作,把发展农民画作为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特色文化产业来抓,实现传统文化多点开花,搬迁群众多面共赢。目前,成功打造了东关社区锦绣坊文创基地。文创基地配备工作室14间,有文化展厅300平方米。同时,采取人才引进、本土招募和自发培育等方式吸纳储备专职画师50余名,引导120余名搬迁群众参与创造农民画。创作的作品由平台公司装帧销售或制作成水杯、抱枕、服装等文创产品进行销售,每年可为专职画师、创作者带来2万元以上收入,是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