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水城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历史机遇,以《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综合竞争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产业招商的重要抓手。全面构建“三强化”工作格局,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服务体系,强化统筹协调。为着力构建“门槛低于周边、服务高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水城区着力从机构设立、建强队伍、订立制度上下功夫,强化企业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一是创新设立机构。在区委办公室下设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副科级事业单位),专门负责全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由区委副书记直接分管,加大了统筹调度服务力度。优化营商环境职能从区招商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剥离后,区招商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一门心思主攻产业大招商,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企业入驻的后续跟踪服务,有力推动招商营商工作的“双促进”“双提升”。二是建强工作队伍。为确保营商环境服务工作抓得好、出成效,在整合投促中心人员的基础上,从政府办、信访局、发改局、工信局等区直单位调配了10名能力强、业务精、肯吃苦的行家里手充实到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工作,全力打造一支专职化、专业化、专班化的营商环境服务队伍,形成了一股强力推进全区营商环境建设的中坚力量。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了由区党政主要领导任总召集人的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为有效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截至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3次,研究全区制定相关制度措施2个。同时,按照《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的要求,联动区直各有关部门,收集汇总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制度措施,形成了上下联动、一体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新格局。

  找准服务路径,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对照营商环境考核评估“风向标”,紧紧围绕省市改革任务清单找措施、优服务、提效能,深学细悟上级精神,真督实导查找问题,精雕细琢制定措施。一是注重培训强意识。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关于国发〔2022〕2号、《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文件精神的解读培训,通过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人大常委会、政协读书会深入传达学习贯彻,制定了全区学习宣传《方案》全面推动各单位干部职工会广泛学,邀请专家学者培训学等多形式开展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意识。截至目前,组织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参加省市区培训600余人次,全区各级各部门组织营商环境学习培训7000余人次。二是对标前沿定措施。2021年省第三方评估结果反馈后,水城区第一时间组建营商环境指标改革提升调研组,先后到10项指标牵头单位进行调研,以“三减一降”为核心,对标全省最优深入分析,找准存在问题短板的原因,进一步结合上级巡察、调研等反馈的问题建议和各单位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升方案和10项指标改革提升方案,即《六盘水市水城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1+10”改革提升工作方案》,进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找准了优化提升路径。三是协调联动促提升。协调联动区纪委区监委机关、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考核督查局、区产业招商办等部门,围绕《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贯彻、企业问题办理、反馈问题整改等情况开展企业走访、专题调研活动。今年以来,通过走访企业、专题调研、蹲点调研等方式收集问题100个,已督促完成整改89个,正在整改11个,全力营造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以精准有力的监督,促进了政府职能有效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质”的提升。

  创新服务方式,强化问题解决。秉承“贵人服务”“服务贵人”理念,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始终把企业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实行“网格化”“点对点”“面对面”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推动问题高质量解决。一是实行“网格化”包保服务。以国发〔2022〕2号文件出台为契机,制定了《六盘水市水城区2022年“康养水城·水到渠成”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组织乡(镇、街道)以及市场监管局、人社局、税务局、医保局等16家涉企服务单位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开展辖区内历年来企业摸底调查工作,“不落一户”动态建立台账。按照“属地管理和适当分担”原则,对区域内9000余户企业(不含个体户、专业合作社)开展走访核实,对正常经营的4000余户企业落实了54家单位“网格化”包保服务。今年以来,在包保服务企业过程中,共收集问题168个,已办理完成159个,正在办理9个。并通过政银协调联动,整合政银企信息资源,向贷款诉求集中的63家企业提供了信贷服务。二是实行“点对点”跟踪服务。为便捷高效向企业推送政策措施和接收企业反映的问题,水城区建立了企业跟踪服务微信群,搭建企业与政府交流“直通车”。一方面,对各级出台助企纾困的系列政策和措施,及时推送到微信群,并明确人员“点对点”跟踪开展解释、解惑,全面落实“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另一方面,积极采取“三单”推进问题解决模式,对线上“点对点”收集到的企业反映诉求问题全部“接单”,结合问题涉及领域认真梳理,建立台账清单,分类甄别研判后,及时“派单”至责任主体依法依规、实事求是进行“办单”,全程为企业做好跟踪服务,直至问题解决。截至目前,共“点对点”收集企业反映问题28个,其中:线上解释办理17个,线下帮助解决11个。三是实行“面对面”协调服务。聚焦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等疑难复杂问题,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通过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上门走访、联合接访等方式,“面对面”与企业交流座谈,认真分析问题症结,锲而不舍推动问题有效解决。截至目前,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解决疑难复杂问题4个。同时,联合发改(重大项目办)对在建的24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区领导包保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项目现场走访,“面对面”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从“抓项目”到“造环境”的根本转变。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