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劳模,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新时代的贵州精神,立足本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全国劳模、首钢水钢(集团)公司职工胡亮学的话语铿锵有力。

  从一名焦炉调温工,到调温工高级技师,30余年来,胡亮学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六盘水钢铁工业。他先后提出并实施 “不停风机取出干熄焦旋转密封阀内异物检修法”、“进风管材料改造”、“自制挡板固定”等一系列创新创效方法,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40余万元。他提出的“套管式”“灌肠式”喷补焦炉砖煤气道的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每年创效500余万元。

  30余年来,胡亮学带领班组攻克技术难关20多项,创效近千万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新时代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这是一片有着光荣历史的热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大军,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莽莽群山间建设起六盘水这座现代工业城市,成为贵州工业化的先驱。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新时代的贵州精神一脉相承。胡亮学们,正接过“三线”建设者们的接力棒,踏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传承“三线”精神,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熠熠生辉。

  六盘水建市以来,全市共有30人获全国劳模、215人获省级劳模、1304人获市级劳模;全市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3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个、全国工人先锋号8个;省五一劳动奖状21个、省五一劳动奖章111个、省工人先锋号42个;市工人先锋号131个。

  荣获全国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1个、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3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69个。

  命名省级劳模(职工)疗休养基地3个、市级劳模(职工)疗休养基地7个。

  命名“凉都工匠场”73个,选树“凉都工匠”120名。

  ……

  “十三五”以来,六盘水广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扎根基层,在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各条战线建功立业,发挥了“标杆”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凉都篇章。

  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创品牌、搭平台、求实效”,六盘水市开拓创新、主动作为,以创建“凉都工匠场”为载体,倡导全市工人、农民工学习掌握技艺技能,助力钢煤企业转型升级、文创企业孵化培育及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实现从量到质、从速度到效益、从旧动力到新动力的转换。

  “凉都工匠场”的创建重心,放在了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上。

  水矿控股集团通过打造“凉都工匠场”、建立人才库,开展了一系列技艺学习、研究、培训、交流等活动。截至2017年底,企业取得60多项技术攻关成果,节约创效800多万元。

  除传统机械制造、采矿业外,六盘水将创建活动与精准脱贫、旅游产业、技艺传承等结合起来,着力发挥 “创客空间”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凉都工匠场”除了分布在15个生产型企业外,涉及旅游服务行业5个、种植业2个、传统技艺1个、电微企业1个。在“凉都工匠场”的孵化作用下,一批小微企业茁壮成长、一批新兴业态应运而生,重点打造了“矿机加工制造凉都工匠场”等24个供职工群众学习、交流、培训、传承、创业的“凉都工匠场”。

  通过举办“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绿色增效劳动竞赛等系列活动,六盘水动员、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者积极投身“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时代征程,推动形成崇尚劳动、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每年“五一”期间,《六盘水日报》头版都要刊发《致全市广大劳动者的一封信》或《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倡议书》,号召劳模先进、工匠技师以及全体劳动者参与“凉都工匠场”“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人先锋号”等创建活动,引导全市职工群众向劳模学习。

  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广泛宣传六盘水涌现的劳模先进、工匠技师和优秀集体的先进事迹,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2016年以来,共计在各类媒体刊载六盘水劳模先进、工匠技师和优秀集体事迹230余名(个)。2018年2月9日,《“凉都里”的工匠场》在《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刊载。

  依托“道德讲堂”等平台,劳模先进、工匠技师走上前台,讲述亲身的经历和成功的艰辛,用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影响身边的人,让“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使之更“接地气”。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共开展“劳模上讲堂”1400余场次,参与职工7万余人次。

  ……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六盘水市各条战线的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们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带动激励广大劳动者在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中建功立业,向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宋 迪)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