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淡蓝,肉质鲜甜……今年3月底,一批南美白对虾苗投放到位于羊昌镇平坝村的养殖池,预计6月底迎来大丰收。

  提到海鲜,很多人就会想到沿海城市,似乎只有海边才能产海鲜。可谁又能想到餐桌上南美白对虾会来自乌当区羊昌镇呢?

  对此,很多人会有疑惑。深处内陆地区,乌当没有海,如何养海鲜?

  其实,这批虾并不简单。区别于传统虾塘养殖,这批虾的养殖池位于平坝村大棚内。利用“海鲜陆养”模式,去传统菌、藻,采用清水养殖,水温全年控制在25℃-28℃之间,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

成品南美白对虾  刘琳 摄

  成品南美白对虾 刘琳 摄

  “养殖虾投放饲料会产生粪污,我们就通过这个循环水把粪便给带出来。随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好以后,又回流到养殖池,就形成一个循环。”贵州启帆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升强说道,基地通过自动投放饲料、集污系统、污水处理等实现养殖过程中95%自动化。

  说起养殖南美白对虾,李升强头头是道,很难想到他是半路出家。在养虾之前他从事信息技术工作,偶然机会,他了解到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有生长速度快、个大、肥美等优点,逐渐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宠”。然而,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地食用虾均来自沿海城市,因路程远,运费高,成活率低,价格居高不下。瞄准商机,李升强组合了流体力学、生物学博士加入团队,并带领团队,前往沿海地区考察,从海南进购虾苗,转移到内陆进行养殖。

  虾苗来了,就需要严格把控池水和环境稳定,在更合适的条件下进行虾苗的养育。2022年初,经过多方考察,李升强最终选择在平坝村落户,租赁闲置蔬菜大棚,开始养殖调试。

  从“能养活”到“能养好”,团队需要破解水体的差异化环境问题。因为贵州没有养殖经验可以参考,李升强团队不断摸索。在沿海青虾养殖经验的基础上,他们不断根据乌当水质,调整水质里钾、钙等元素,让水体离子达到平衡。经历两次设备大“换血”后,2023年生产趋于稳定,开始量产,投入100万尾虾苗,年产37000斤,产值129.5万元。

  “现在是南美白对虾小苗阶段,在这里要养一个月。现在看到的这个苗是第二十天,一个月之后就转到成虾池。在成虾阶段有两个月的时间,总的生长周期是90天。这样通过滚动养殖,可以出栏。”李升强说养殖池通过滚动养殖一年可以有5批南美白对虾出栏。

  羊昌镇毗邻市区,在发展海鲜养殖方面有着天然的交通优势,从出栏到市民餐桌不到1小时。

  目前,不仅乌当区有海鲜养殖,贵州启帆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还带动清镇、修文、盘州、仁怀等地探索“海鲜陆养”模式。

  “海鲜陆养”版图不断向内陆拓展,背后的科学探索并非一蹴而就。“海鲜陆养”模式让乌当实现了无海养虾新模式,这个模式的背后,更是养虾团队在乌当区默默扎根,走出了一条节能减排的新路子,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养殖解决方案。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