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镇市以“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为宗旨,发出“全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动员令,制定出台“一把手、两考核、三色令、四清单、五包保”工作机制,以创新机制激发创建活力,进一步除盲区、强弱项、补短板、巩长板,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创建各项工作。

  “一把手”挂帅,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为充分发挥“一把手”在“创文”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清镇市对“创文”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实责。成立了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创文”工作指挥部,并下设综合协调专班、督导督查专班和追责问责专班,三个专班主任均由县级领导兼任,抽调17名精干力量充实到专班,具体负责专班的日常运转、督导督查、追责问效工作,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清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创文”工作推进会6次,听取工作进展汇报12次,实地督查调度33次,市委常委会上播放曝光视频2期,“一把手”靠前协调处理各类“疑难杂症”,确保创建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两考核”驱动,以“组织赋能”激发“干部动能”。根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对各单位督查整改、网报资料、信息宣传、负面清单、部门评价五部分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充分发挥考核的评价、导向和激励作用,将考评结果纳入各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选拔任用、交流调整和奖惩的重要参考,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融入日常、严在平常、干在经常,形成“坚决交出让全市人民满意答卷”的强大合力,确保“创文”各项指标的常态长效贯彻落实。

  “三色令”问效,以“靶向发力”倒逼“精准整改”。文明城市创建,大事要去做,小事也需抓,“大环境”的提升和“小环境”的整治同等重要。清镇市从短板上入手,以问题为导向,对全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居民小区、校园周边、大型商场、景区景点、建筑工地等354个实地测评点位,对照测评检查标准进行“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式摸底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三通”(即电话通知、微信通知和整改通知书)方式现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各单位立行立改;整改不到位或未整改的,再以逐步升级“三令”颜色(即白色整改令、蓝色告诫令、黄色问责令)进行限时督办及处理。整个督查过程实行闭环管理,问题清单须全部整改销号,确保督查出的问题“条条要整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截至5月,对全市实地测评点位督查21轮次,共计发现问题3718条,下发整改通知书1538份,白色整改令9份,问题整改2918条,问题整改率为78.5%。

  “四清单”明责,以“对标对表”推动“走深走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域宽,涉及部门多,为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一体、立体交叉的运转体系,形成“整体一盘棋,同唱一台戏”的创建环境,清镇市对标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开出“四张清单”——县级领导、行业部门、属地工作责任清单,以及问题整改销号清单。县级领导对创建重点工作亲自安排部署,难点问题亲自督促解决,并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强省会”行动的重要抓手,与其他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一体落实,定期深入网格现场办公,发现问题立即交办、限时整改;各牵头单位、职能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根据清单主动作为,积极做好所负责区域环境卫生、氛围营造、基础修缮、缆线整治和文明培育等工作,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见行见效。今年以来,共开出县级领导工作责任清单32份,行业部门工作责任清单82份,属地工作责任清单12份。

  “五包保”强基,以“共享共建”提升“治理效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人是文明城市创建最关键的因素,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靠民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方法。清镇市通过“五包保”——属地包辖区、部门包行业、单位包职工、教育局包学校、本地人包外地人,动员和号召全体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高群众文明城市创建“主人翁”意识,努力构建起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创建工作格局。截至5月,全市签订“创文”承诺书10万余份,发放宣传资料18万余份,累计召开“创文”宣传动员会619场次,开展社会宣传4533场次,更新高杆公益广告40余幅,车载LED宣传8.6万辆次,入户宣传4533余次,覆盖人数25万余人次。(潘存俊)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