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7日电(石小杰 杨婷)在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的施工现场,有这么一个打孔“专家”,“它”身高1.7米,能同时使用2-4个电钻头工作,伸长“手臂”可以达到2.8米,“脚”下的滑轮可以灵活在隧道内移动。

  “以往我们采用人工打孔方式进行作业时,2人为一组,在每天工作近8个小时的情况下,也只能完成钻孔150-200个,并且常常需要在2.5米处进行高空作业。打孔‘专家’上岗以后,相同条件下,仅需1名工人便可完成钻孔900-1500个,不仅节约一半的劳动力,而且大幅节省支架安装时间。”该项目部工程部长赵琼介绍。

  赵琼口中的打孔“专家”正是来自于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国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致科技)研发的地铁隧道机电作业智能机器人,主要从事地铁隧道机电安装工程中最基础最繁重的苦脏累活——缆线支架打孔。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增多。自2013年起,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6.6万台,比上年增长68%。

  然而,在轨道交通隧道工程中,缆线支架打孔、线缆敷设是目前自动化程度最低的项目,国内外90%都靠大量的人工作业完成。一般流程为先测量定位标记,再人工打孔作业,常常面临长期近距离粉尘作业环境导致健康损害;钻头突然卡死导致转机旋转伤人;长时间高空钻孔作业导致疲劳摔伤;难招人、难管人、难把控进度;劳动密集,各类疫情传播隐患大等痛点,并且由于作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等原因,施工中往往容易发生返工或打孔质量不高的问题。

  瞄准行业空白和巨大的市场,国致科技研发出了地铁隧道机电作业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主要由控制系统、定位系统、制动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精准升降、角度调整、间距测定等系统保证精准钻孔。

  “以地铁盾构隧道修建为例,通信支架每米通常需要打3个孔、动照支架每米2个孔、疏散平台每米3个孔、消防支架每米1.5个孔……平均下来每一米隧道缆架打孔需求约为16个。”国致科技工程部部长张林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仅通信缆架打孔每一个孔的作业完成就需要3个人,平均花费2-4分钟,地铁隧道机电作业智能机器人的投用,可以将最大误差控制在10毫米以内,效率与传统人工相比提高了6—10倍。

  同时,国致科技还举一反三,推出了高速公路隧道内壁打孔机器人、地面打孔机器人、工民建室内打孔机器人、高速公路跨骑式打孔机器人等一系列工程设备,满足地铁项目、高速公路项目、高铁项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大型室内支架项目等各类场景。

  如今,全国各地都有了打孔“专家”的身影,在大连地铁五号线,两台设备4个人15天,完成12000个动照支架、8000个消防水支架;重庆地铁十号线,一台设备2个人15天,完成10000个动照支架、1100个消防水支架;贵阳地铁三号线,三台设备6个人15天,完成消防支架4025组、动照支架4380组、接触网支架10000组、环网支架10000组;云南玉楚高速,两台设备8个人240天,完成430000组支架……机器人的加入,让原本繁重、危险的工作,走向了智能化、高效化,助力工程高效建设。(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