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当区牢牢把握“八要素”要求,聚焦菜篮子、果盘子、茶园子、药坝子、花仙子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一是聚焦链条化丰富“菜篮子”。依托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乌当园区)基地建设,借助省农职院等科研院所平台作用,实施农业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推进蔬菜种植技术应用。组织技术专家采取以会代训、现场专项指导等方式,全流程开展技术培训及农技知识宣传服务,不断提高蔬菜种植科技水平,提升蔬菜质量效益。实施农产品“黔货出山·风行天下”,依托市农投集团销售渠道、区农投公司产供销体系,组织农产品进学校、机关等“七进”活动,大力开展农产品省内外统销,并依托周边零散户及菜市场对农产品进行分销。加快以瀑布冷链为代表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物流”的新零售业态,建立社区蔬菜销售自售柜,实现产销精准对接,扩增项目品牌效应。2021年,全区种植蔬菜15.69万亩次、产量25.98万吨,同比增长30.5%,产值达9.63亿元。

  二是聚焦精品化充实“果盘子”。围绕地标产品“下坝樱桃”“阿栗杨梅”“新堡葡萄”“偏坡草莓”“百宜黄金梨”等主导品牌,按照品牌引领、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推进“大数据+精品水果”。强化招商引资和主体培育,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推进果旅融合一体化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预冷、分级、包装为主的初加工和果汁、果酒、果干等开发为主的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三产融合。目前,全区共有精品水果经营主体30家,果品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

  三是聚焦个性化升级“茶园子”。坚持发展以绿茶为主的“茶园子”,以“布衣土司”“王坝”“壹园”“拐比福禄茶”等为主推品牌,集中打造百宜镇天贵茶园高端茶生产中心,引进及改扩建茶叶初制生产线4条。以市场为导向、品牌为支撑、绿茶加工为基础,拓展红茶、白茶等加工种类,推进抹茶、茶饮料等精深加工,大力推进绿茶、红茶、抹茶等产品出口贸易。以发展高端茶旅为目标,通过“大健康+茶文化”的发展模式,依托百宜镇天贵茶园为中心打造茶旅示范点,推进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产品变旅游产品的变革。目前,全区茶园面积1.34万亩,投产1万亩,建成出口茶、特色茶、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基地3500亩,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1个,规模连片效应初显。

  图片

  四是聚焦野生化做特“药坝子”。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聚焦铁皮石斛、黄精、天麻等重点品种,重点开展示范基地、品牌体系建设、主体培育等工作,打造水田和新堡铁皮石斛产区、百宜天麻、黄精、太子参产区。大力推进优质品种引进、地方道地品种选育、种苗提纯复壮,推动医药企业到中药材种植园建立“定制药园”,初步建成了一批种子种苗供应基地,形成繁育体系。发挥企业聚集优势,以“道地药材绿色加工”理念,鼓励规模种植企业建立初加工厂,以加工带动种植,以优质产品开拓销售渠道、提升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一批融合生态农产品养殖、旅游观光、食疗等滋补养生基地,推出一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路线。目前,全区有景峰、健兴、威门3家药业为全省领军型龙头企业,新天、天安、远程等6家为全省医药骨干企业,已建成喇巴谷康养基地等一批养生基地、中医药疗养基地。

  五是聚焦品牌化扮靓“花仙子”。积极引进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大力培育乌当本土花卉苗木品牌,加速本土品牌商品化。坚持羊昌“花画小镇”的发展定位,结合贵阳市花卉市场落户羊昌镇的优势,通过花卉苗木展销会、花卉苗木产品推介会、农展会,电视、微信、高速公路广告牌等宣传平台,大力开展品牌宣传推广,提高乌当花卉苗木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以羊昌“花画小镇”基地产出为反哺,实现不间断持续性供应,充分保障重要节假日及市、区城市绿化日常用花需求,助力城市绿化建设提品提质。目前,共有苗圃89家,总面积5227亩,留圃苗木花卉1772万株(袋、盆、枝),已申请花卉苗木专利8个,建成规模化苗木花卉交易市场2个。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