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分社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贵阳>>正文
贵阳倾力打造蔬菜保供基地农业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1-02-14 16:37:56 稿件来源:贵州日报

  棚内,工人正忙着给蔬菜摘除老叶及防虫管护;棚外,道路平整施工等也正有序进行……近日,记者走进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清镇园区骆家桥基地,尽管气温已接近零摄氏度,基地仍然一片繁忙景象。

  2019年4月,贵阳市印发《贵阳市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建设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根据规划,保供基地预计投入资金30.27亿元,积极探索“三变”模式,以“龙头企业+县级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作为丰富贵阳广大市民“菜篮子”、实现保供稳价的民生工程,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结合贵州省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自2019年规划建设以来,根据方案明确的“科学化布局、规模化实施、设施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建设思路,目前共建成蔬菜基地2.51万亩。

  “基地大棚的顶膜和侧膜可以控制棚内的湿度和温度,种植也实现了机械化,部分品种蔬菜不需要人工就可实现挖地、插苗、盖土和收割。”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基地工作人员陈奕安说。

  与以往的农业生产不同,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按照设施农业的标准建设,布局避雨单拱棚、连动生产大棚、配套补温补光设施、节水灌溉设施以及种繁育苗设施等,实现100%生产设施化,打造贵阳市设施农业发展的样板。

  销售方面,围绕“主要农产品基地+加工+一级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保供基地依托154家惠民生鲜超市、贵阳农产品物流园等销售平台,按照“保内拓外”的销售思路,在设立农特产品销售专区,农校、农医、农企团餐配送,建设中央厨房的基础上,开拓了粤港澳大湾区、上海江桥市场等16个主要消费市场,打造“山地贵爽”品牌,着力提高贵州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目前,保供基地已形成合理布局生产供给规模,销售网络也基本打通。2020年2月整体启动生产,采取边建设边生产的方式,陆续投入试运营,目前各基地累计蔬菜产量2028万斤。

  保供基地不仅是贵阳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产业扶贫工程。在建设运营过程中,贵阳市农投集团积极采取“贵阳市农投集团+区(市、县)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的经营发展模式,坚持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在贵阳市2.5万亩蔬菜基地推广“三权共享、六红带动”利益联结模式。

  “我家就住在对面的寨子,每天走过来上班也就几分钟。”1月6日,家住骆家桥村花椒组的李辉秀和往常一样来到基地上班。

  李辉秀和骆家桥村大部分的工人一样,外出务工没有年纪优势,在家没事可干。随着保供基地骆家桥园区的建设,李辉秀在家旁边找到了工作。“一天上8小时班得100元,一个月起码有2000多元的工资。虽然是散工,但是这么大的基地一年四季也有事情可干,时间上很自由,钱也有得挣。”

  2020年,保供基地落实村集体所有权固定分红36.04万元,落实农民土地承包权保底分红1350.19万元,落实经营权阶梯分红364.73万元,共计分红1750.96万元。同时,保供基地年务工人数达106.6万人次、支出务工费4191.34万元。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224户539人、年人均增收2.6万元。(记者 李兰松 王法 方亚丽)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