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自然从不吝啬赐予:满目苍翠,云蒸雾霭,阳光、雨露、高山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条件。

  这里,人们勤劳而质朴:立足资源禀赋,向土地要产出,向特色要效益,农业产业风生水起。

  这里,就是被称为“奢香故里”的毕节市大方县。

  初冬时节来到大方,不时会看到三五群众在山坡密林间采挖一种既似土豆又似生姜的中药材——天麻。

村民在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的天麻种植基地采收天麻

  村民在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的天麻种植基地采收天麻

  “中国天麻数贵州,贵州天麻数大方”。在毕节,天麻不是大方县的专属,但却以大方县出产的最为出名。

  大方天麻采用仿野生种植,以天麻素含量高而闻名全国,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8月,大方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天麻之乡”称号。

  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文,将天麻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天麻的“药食同源”得到认定。

  这对于刚刚举办第三届中国(贵州)天麻节的大方县而言,迎来了一个期盼已久的产业发展“风口”,标志着天麻产品能够进入更多的销售领域,实现更大的价值。

  包括大方县在内的毕节天麻,抢抓政策利好和东西部协作重大机遇,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积极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升附加值,奋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新路。

  “九龙山上挖天麻”

  2023年11月27日,天气晴好,走进大方县慕俄格古城街道红星村的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只见苍翠山林里若隐若现的身影穿梭其中,工人们正抢抓时令采收天麻,采挖、分拣、装袋……现场一片忙碌。

  “快来和我挖这窝嘛,这窝的又多又大!”刚挖开一垄天麻,杨俊便激动地招呼起同伴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杨俊是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种植部负责人,每年霜降过后进入天麻采收旺季,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地上张罗采收事宜。

  “最多时山上有四五十人同时挖天麻,一天可以采挖6000多斤。今年虽有干旱的影响,但天麻总体长势不错。”杨俊说,仿野生种植的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量在4公斤左右,遇到高产的,一窝就可以挖10余公斤。

  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拥有种植基地7000余亩,分布在大方不同的乡镇,山清水秀,植被茂盛,是这些基地共同的特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九龙山上挖天麻”成为大方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时候大方九龙山的纯野生天麻远近闻名,只是苦于没有人工培育的技术,天麻产出有限。

  大方县的人工仿野生天麻种植,始于1985年。从天麻无性种植开始,经过努力,直到1998年,天麻有性繁殖栽培实验获得成功,攻克种源及退化问题后,人工仿野生种植天麻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工人在加工厂对天麻进行清洗

  工人在加工厂对天麻进行清洗

  “仿野生种植相较于塘栽、袋栽和大棚天麻而言,保持了原生自然状态,林下地表多为较厚的腐殖层,有利于天麻和蜜环菌的生长,天麻的品质就有保证。”从事多年天麻种植工作,杨俊认为,仿野生种植的天麻无论是品相还是天麻素的含量,都是最接近纯野生天麻的。

  杨俊介绍,公司的种植基地中有2000亩通过了绿色有机认证,重金属、水质、农残等指标每年都要进行很严格的检测。“我们的品质在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杨俊拿着几个沾满泥土的天麻自信地说。

  靠山吃山。生态种植、天麻素含量高等优势的叠加,使得大方天麻成了市场上俏销的香饽饽。

  “链”出一片新天地

  麻农忙采挖,企业忙加工,这是当前大方天麻进入主产季的真实写照。

  “轰隆隆,轰隆隆……”2023年11月28日,走进大方县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的老厂区,远远就听到有节奏的机器轰鸣声,分拣、清洗、蒸煮、切片、烘干……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活着。

  来到厂区,只见刚从种植基地运回来的一筐筐个大饱满的鲜天麻,被倒进一只只白色的大桶里清洗;再被装入木桶中进行蒸制;熟制的天麻通过传送机,被送到二楼进行切片、烘干。

  “我们老厂区主要对天麻进行初加工,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比如,清洗要浸泡半小时,必须蒸不能煮,蒸的时间也很有讲究。”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罗洪兰介绍,天麻烘干对技艺最为考究,要经过9次“回汗”才能达到出品要求。

  一个个新鲜的天麻在老厂区完成初加工后,再被运往位于大方县经济开发区内的新厂进行精深加工,在这里完成“蝶变”,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工人将天麻切片摆放

  工人将天麻切片摆放

  走进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新厂区产品展厅,只见天麻粉、天麻片、天麻面条、天麻胶囊、天麻酒等产品琳琅满目。“这款天麻粉经过30多道工序,适合很多场景食用,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公司销售经理文宪伍拿着一盒天麻粉介绍道。

  生产车间里,一批客户定制的天麻粉正在进行封装。只见工人们熟练地将完成内包装的天麻粉摆放到指定点位,打码、取线、压接……检验合格后的产品即将发往客户手中。

  除了天麻粉,公司生产的天麻酒也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大方,许多家庭都有酿天麻酒的习惯,我们就是想利用产业优势,做一款能代表大方天麻的酒。”文宪伍说,公司开发的贵州酱酒与贵州天麻结合的第一款酒,获得保健酒生产批号,是全国唯一获批的酱香型保健酒。

  公司在产品研发上,抓住“药食同源”试点的契机,开发了天麻咀嚼片、天麻汤包、天麻糕点等食品,经过精深加工,天麻的“身价”倍增,产品的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通过销售助力产业振兴。

  以龙头企业带动天麻产业化,是大方县延长天麻产业链的一个成功做法。目前,在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等一批当地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大方天麻的产值达到1.77亿元。

  “大山区”俏销大湾区

  产业发展起来后,如何让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好,消费协作则是“下半篇文章”。

  2023年8月,由香港贸发局主办的中国农业展团对接交流会在香港举行,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代表“贵天麻”携系列天麻产品亮相现场,并在会上作了推介,赢得大湾区消费者一致好评。

  通过借助平台讲好毕节农业品牌故事,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以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毕节天麻产品,迈出了推动“贵品出山入港融湾”的重要一步。

  东西部协作以来,结合毕节所需,衔接广州所长,穗毕两地横向立足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全面铺开帮扶工作,纵向结合毕节重点领域发展所需深度推进,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协作。

  大湾区内,资金、技术与人才“应邀”集结、欣然进山、带去希望;乌蒙山中,农产品、土特产“脱胎换骨”,走出深山、走向大湾区。

  大方县刚刚投用不久的中国·贵州天麻交易中心,广州不仅投入了2700万元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还积极帮助大方县协调各方资源。

  目前,大方天麻企业正联合广州多方力量积极扩大销售网,在广州国际医药港设立大方天麻销售中心,并成立广州粤黔中药有限公司,打造大方天麻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在广东地区,天麻的应用也不罕见。不远千里抵达广州的毕节鲜天麻,在粤菜师傅的手艺和巧思之下,成为广州市民冬日餐桌上的一道道佳肴。

油醋汁鲜天麻蒸手切肉饼

  油醋汁鲜天麻蒸手切肉饼

  “广州人讲究顺时而食,有食‘春苗夏花秋果冬根’之说,天麻正是当季食材,是煲汤的靓货,很受消费者欢迎。”广州知名餐饮品牌南海渔村·徐博馆的大厨曾伟聪说。

  “待字深闺”已成过往。如今,随着东西部消费协作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山区”好产品以各种形式走俏大湾区市场。

  孕育着天麻的绿水青山,背后可感知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方可预见乡村振兴的锦绣华章,小小天麻,已然成为鼓起村民钱袋子的“金疙瘩”。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