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15日电(李金苗)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七星关区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交出了一份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的答卷。

  大新桥街道大桥社区元山组上半组共有住户26户,因地势较高,加上冬天天气寒冷水压不够,水流断断续续,造成群众用水十分困难。社区两委得知这一情况,立即组织召开会议,商议解决方案。

  大桥社区和田坝桥镇店子上村紧邻。通过调研,大桥社区干部发现店子上村水源充足,于是和店子上村两委共同协商,希望从田坝桥镇店子上村增加一条供水管网,连通大桥社区元山组。征得店子上村两委同意后,大桥社区出资4000余元购买材料,聘请技术员安装调试,解决群众的用水难题。

  “元山组是我们社区地势最高的居民组,虽然安装了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水压高,群众夏天到山下背水、冬天就到店子上组挑水喝,很不方便。”据大桥社区副支书张永奇介绍。

  农村饮水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了解决群众用水难题,社区购买了管道600多米、水表一块、闸阀一个、水泥一吨、沙子6立方,请了26个工人加班加点作业,现在管道铺设及表后入户工作全部完成,工程实施完毕,清亮的自来水已引入到元山居民组,群众用上了“安全水”。

  股股清流奔涌而出,流入百姓心田。“以前要挑水喝,现在随时拧开水龙头,这白花花的水柱就喷涌而出,再也不愁没水吃喽。”大桥社区居民 沈成云高兴地说,能有现在的好生活,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让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大新桥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聂伊妮表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大新桥街道以深学促实干,以真情办实事,坚持“实”字当头、“细”处着手、落地见“效”,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履职清单”,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一年来街道办理完结办级层面清单8件,个人层面清单19件,接下来街道将进一步提高为群众办实事能力水平,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七星关区通过制定《七星关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拟定55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事清单,并细化分类为省、市、区三级层面清单121条。建立“会前一刻钟”为民服务述职机制,按照会上主要领导点、班子成员述、参会人员议的方式,在每次召开常委会之前,利用一刻钟时间集中听取常委会班子成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完成情况。各单位参照区委常委会做法,将“会前一刻钟”汇报机制作为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举措,已为群众办理实事788件。(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