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4日电(卢林桧 张建华 王艳青)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作为强根基、稳增收的重要手段,金龙乡以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抓点带面、示范带动、集中连片、逐步壮大”的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引领、总社牵头、村社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狠抓特色产业培育,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把发展壮大蔬菜产业作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赋能。

  寒冬季节挡不住金龙乡建福村群众抢抓时节栽种蔬菜的热忱。走进金龙乡建福村,铺满白色地膜、错落有序的蔬菜基地显得壮观喜人。在蔬菜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整地、覆膜,覆土,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杨明丽介绍,这几天她们每天都在抢抓冬种时节种植豌豆,每天在家门口务工,不仅方便照顾家庭,还能增加收益。

  据了解,金龙乡建福村蔬菜种植基地,是2021年金龙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谋划打造的农业产业示范点,基地约1200余亩,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白菜、青菜、豌豆等短平快蔬菜品类。据建福村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为了丰富蔬菜品种,错季节销售、实现优势互补和市场价值最大化,通过前期种植白菜、青菜,后期种植豌豆、香菜等作物的方式将土地最大化利用。目前,前期种植的部分蔬菜即将采收出售,部分作物正在复土施肥管理阶段,每天能带动当地大量劳动力就近务工。

  金龙乡建福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郭太宽说:“我们建福村的蔬菜种植基地现在种有白菜、麻叶菜800多亩,香菇120多亩,豌豆90多亩,基地以每天100元的工钱雇佣当地村民在基地务工,每人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问题。”

  村民熊德群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种植蔬菜是农村家家户户的习惯,自从村里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种植后,她便和其他村民从整地、种植、管理到后期采收全程参与务工,有稳定的活干和收入,她觉得身为建福村村民幸福感十足。

  产业兴、则民兴。自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以来,金龙乡建福村在政府引导、项目支持、科技支撑、气候适宜等便利条件下,结合“能人引领”工程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员带头示范种植和“订单销售”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示范种植,得益于蔬菜的短平快特点,不仅能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还能增加他们的收入,让当地群众提振了建设幸福生活的信心,看到了建设幸福生活的希望。

  金龙乡人大主席罗军介绍:“示范点采取‘公司引领、总社牵头、村社带动、农户参与’的生产模式,即乡联合总社主动作为,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寻找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合作,优化品种、融合市场,目前已与县农投公司、织金豪扬公司、综合酸菜加工厂等三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涉及示范点区域的建福、关法、包营、综合、中坪等村合作社整合项目资金、滚动发展资金,积极示范带动。示范点完全投产后,平均亩产青菜、麻叶菜、山东大白菜6000斤、豌豆尖2000斤、意大利小白菜4000斤,结合意大利小白菜1.2元/斤、山东大白菜0.5元/斤、豌豆尖2元/斤、麻叶菜0.5元/斤、青莱0.4元/斤的协议价格,可实现销售收入1010万元。同时,示范点可提供24000人次就业,为农户增加就近务工收入240万元。”

  据了解,为切实巩固住、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真正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2021年,金龙乡因地制宜,打造以建福村400亩“香菇种植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打造3000亩连片蔬菜种植示范点,种植青菜800亩、麻叶菜500亩、长寿豌豆500亩、意大利小白菜600亩、山东大白菜600亩。蔬菜种植,为推动金龙乡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良好平台。同时,为金龙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良好的产业支撑。(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