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城街景。 项涛  摄

  大方县城街景。 项涛 摄

  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20日电(项涛)“一年前,环府路店面陈旧杂乱、道路坑洼不平、雨污排涝不畅,严重影响着市容市貌,车行干瞪眼,人行挤半天,现在的环府路,道路宽敞了,环境靓丽了。”家住环府路附近的杨昌琼,对家门口的变化赞不绝口。

  近年来,大方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城市治理方面狠抓组织提能、服务提质、工作提效三个重点,深化县、街道、社区三级同向联动,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体系,实现社区强、网格活、小区优,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治理水平。

  聚焦组织提能,压实治理责任。一是整合工作力量,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全域规划、分类实施、梯次推进、整体提升,形成县委书记靠前指挥,县委常委分区域包干、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牵头督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级组织同向发力、各方力量高度汇聚的城市治理“大格局”。二是注重联系指导。坚持区域化工作理念,按照“对口包联,分层指导”的原则,县委主要领导带头,县直相关单位党组织班子、街道党政班子在41个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覆盖村居、机关事业、非公组织等各领域、各行业。选派42名党建指导员对70个城市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联系指导,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嵌入、全面覆盖。三是强化体系建设。将“党建网”与“治理网”融合统一,指导街道、社区逐级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71个县直单位与32个社区签订结对共建共治共享协议书,构建全域覆盖、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释放“1+1>2”的叠加效应,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

大方县城夜景。万宽焱  摄

  大方县城夜景。万宽焱 摄

  聚焦服务提质,优化治理体系。一是健全治理网络。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精准管理服务,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职责到人”原则,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模式,划分治理网格210个,选配网格员217名、联户长1379名,推动矛盾化解在网格、纠纷调处在网格、诉求解决在网格。二是搭建服务平台。突出为民服务,推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机制,搭建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便利群众的“贴心”平台,组织县直机关单位帮助城市社区建设“三个代办”和“服务超市”32个,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条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着力加强数字化党建工作力度,开启“网络+党建”“网络+网格”等模式,建立微信群、QQ群、公众号、大喇叭结合的数字化党建工作网络平台,逐步实现把居民连在线上、网上。三是抓实双向服务。全力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和推广“双向服务”工作制度,引导辖区单位党组织自觉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形成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工作常态化互联互动、共建共治共享。截至目前,4个城市街道、32个城市社区共聘任“兼职委员”181名。

大方县奢香古镇。曾刚  摄

  大方县奢香古镇。曾刚 摄

  聚焦工作提效,强化治理保障。一是强化队伍保障。切实加强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从社区致富能人、优秀退伍转业军人、返乡创业人员中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组织带头人32名,培育“双强”型社区“两委”后备干部72名。在全市率先开展城市社区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选派28名优秀干部担任城市中心社区第一书记,组建4个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增强城市社区工作力量。二是强化阵地保障。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的原则,对标城市社区6000人以下社区办公阵地不低于600平米、6000人以上不低于800平米的标准,投入资金684.46万元,整合各种资源,打造街道党群服务中心4个、社区党群服务站点32个,实现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三是注重资金保障。落实社区运转工作经费160万元和预算专项工作经费320万元,把正向激励作为提升干部精气神的主渠道,全面推行社区干部享受乡镇副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经济待遇机制,目前,4名社区党支部书记享受待遇。在提升村干部报酬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上下功夫,严格落实村干部报酬“345”保障机制,真正让社区工作者岗位有干头、干起有劲头、干好有盼头,为社区集聚一批优秀人才。(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