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雀村,还是海雀村。

  这是个提及毕节试验区时抹不开的名字。

  12月8日,海拔2300多米的村子里,来自山谷的朔风吹得人有些打寒颤,但却吹不散村党支部书记文军福的激情:“我们村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6000元,现在正计划扩大林下经济、食用菌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16000元,这个数字在乌蒙山区的农村来说,遥遥领先。

  延绵起伏的群山环抱着青瓦白墙的居民楼,连天的林海上雾霭升腾。

  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广场上,手握镰刀、迈步前行的文朝荣塑像栩栩如生,好似要走上山梁巡林护林。潇潇细雨悄然而至,化作水珠从老支书的眼角滑落,仿佛他追昔抚今时流下的泪水。泪水里有曾经的苦涩,更有今日的欣慰。

  三十多年前,就是这片土地,没有林海、没有产业、没有好房子,只有透风漏雨的杈杈房,还有漫天黄沙。

  文朝荣不服输。1987年冬天,一个长天飞雪的日子,他带着村里200多名青壮年走上荒山开始种树。寒来暑往,不知奋战了多少天,海雀村30多个“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

  有了良好生态的海雀,才有今天的村民民富:宽阔明亮的硬化路进村入户,食用菌产业、经果林、苗家刺绣等产业欣欣向荣,超过50%的人家买了轿车……。

  岁月更迭,初心不改。三十多年时光,在广阔的乌蒙大地,许许多多像文朝荣老支书一样的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把史诗般的奋斗群像镌刻在壮丽山河间。

  在赫章县白果镇高峻的群山间,一条全长470余米的“挂壁公路”通往石板河村,这是该村人民走出大山的“希望之路”。路是从悬崖上一锤一錾凿出来的,抬头是绝壁天险,俯首是万丈悬崖。

  “路,曾经世世代代困扰着石板河村。”村民黄启富一语道破当年困境,“‘挂壁公路’没有通之前,村里的人到乡镇上换取生活用品,要背着粮食、器具绕山走上5个小时左右,泥泞的小路稍有不慎就会摔倒。”

  路有多重要?黄启富毫不夸张地说,街上离村里几公里,很多人却一辈子都没到过集市。

  1999年,受够了艰难困苦的石板河人终于爆发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约2000名各族人民手持器具走上悬崖,开始凿山修路。历时三年,千辛万苦,终于破解了“出山难”。公路通车那天,很多人热泪盈眶。

  奋斗,是乌蒙山人与生俱来的秉性。

  精神之光照耀奋斗之路,奋斗之姿化作精神丰碑。

  在毕节试验区不断前进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干部群众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用生命之火点燃了毕节试验区精神的火炬,从此生生不息。(汪瑞梁 谢朝政)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