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8日电  题:黔西与广州:续好山海缘 协作谱新篇

  作者熊朝光 祁德超

  自广州市与黔西市开展扶贫协作以来,在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协作,对口帮扶成效明显,有力助推了黔西市经济社会发展。

  这两天,黔西市绿化乡湾箐村的红托竹荪开始成熟,工人已陆续采摘。这是广州对口帮扶黔西后发展起来的产业项目,目前,菌棒厂已发展到年生产红托竹荪菌棒100万棒,湾箐村依托菌棒厂发展起了70个大棚红托竹荪种植。

  “我们湾箐村得益于广州对口帮扶的200万元资金,建起了这个菌棒厂,这个菌棒厂建起来以后,对拉动我们本村的群众在家门口务工有很大帮助。”黔西市绿化乡副科长级干部周恒告诉记者。

  群众除了务工可以获得收入外,湾箐村还针对闲置房屋和闲散劳动力,由菌棒厂统一提供菌棒和种植技术,把红托竹荪菌棒种植在便携式水果箱里,分发给群众种植管理,竹荪回收后再扣除菌棒成本,让群众在家就能学到技术、增加收入。目前,湾箐村及周边群众已自己种植26000棒13000箱。

  村民张祥云就是从合作社购买120箱在家里自己管理,目前采收的第一茬红托竹荪已经实现销售额3000元。“因为这个在家里,既能把家照管得到,又增加经济收入,也不担好大的风险,长出来采摘就变成现金收入。”张祥云高兴地说。

  在帮扶过程中,广州市扶贫扶智又扶志,助力黔西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19年,得力于广州市对口帮扶资金的大力支持,黔西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的锦绣学校如期建成投用,1700多名搬迁户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

  “我希望我到这边的支教,能够将我们广州那边教学上先进的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方式,能够在黔西市锦绣学校发挥最大的作用,尽力去协助锦绣学校。”广州市派驻黔西市挂职帮扶教师、黔西市锦绣学校思政处副主任张锦新说。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引领下,2016年以来,广州市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亿多元,募集款物660余万元,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57个,帮助引进广东优强企业12个落户黔西,并精准选派70多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黔西市开展挂职帮扶工作,累计培训黔西市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000多人次,培训转移就业劳动力2200多人,组织贫困劳动力赴广东就业2800余人。同时,广州还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解决黔西农产品销路问题,推动黔西市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累计实现消费金额超过1亿元。

  在广州的对口帮扶下,黔西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2018年,黔西市脱贫出列,并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2019年,黔西实现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07.02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818元和11451元。(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