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坐落于安顺普定县马场镇店子村的现代化肉兔养殖场东晟兔业有限公司养殖大棚内,3000只商品兔出栏,第一批800只已售出,剩余2200只商品兔将陆续运往市场。

  “以前肉兔都是散养,管理、人工、运输、饲料都需要成本。”普定县东晟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柏泉说,过去马场镇19个行政村中,11个村在分散养殖肉兔,光是运输商品兔,车辆到了主干道,还要走村道,很麻烦,一年光人工成本都需要两百万元,养殖成本很高。

  为解决肉兔养殖分散,养殖成本偏高的问题。2019年底,当地政府投入1700万元建设现代化养殖场。次年8月,普定县东晟兔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为当地肉兔产业发展节约三分之二的人工成本。

  “现代化养殖场建成,现在一年养殖7200只种兔,只需要10个管理人员,一年30万块钱工资就够了,大大节省了养殖人工成本。”陈柏泉说。

  控制生产成本只是养殖场现代化养殖的冰山一角。走进养殖场内,环境控制系统、42天生产模式、污水处理系统、生物肥发酵罐无不让人耳目一新。依托42天生产模式,通过加工养殖产生的粪便,发酵生产成为农业有机肥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培育、变废为宝,成为肉兔现代化养殖的重要抓手。

  “以往母兔生完一批幼崽需要等70多天幼崽出栏以后才可以继续繁殖,我们这个养殖场采取42天群进群出、循环培育模式,母兔产完就从A棚转移到B棚,一批母兔一年可以产8次幼崽。”王柏泉说,循环培育模式是养殖经济之一。

  据了解,肉兔养殖对环境温度、氨气浓度、空气湿度等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氨气浓度过高肉兔就会染病,依托环境控制系统,对养殖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氨气浓度进行设置以后,控制系统就会根据设置自动调节环境温度,保障肉兔正常生长条件。

  过去,养殖肉兔粪便堆积,而且工人只能钻到兔笼下面的沟里去清理,费时费力,粪便处理一直是肉兔养殖的一个难点和痛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晟兔业利用传送带,将粪便自动传送集中,并进行无害化统一加工处理,干湿分离制作成肥料,卖给种植大户,还能为韭黄、生姜等种植业发展提供肥料,变废为宝,是肉兔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肉兔市场行情转好,现在养殖场不仅肉兔供不应求,连有机肥也是。”普定县东晟兔业公司场地负责人朱镕鑫介绍,截止目前,养殖场已售出发酵有机肥100余吨,有机肥厂库存全部销售一空。

  现在,养殖场的商品兔出栏,供应商直接到兔场收购肉兔,发往四川、广西等地。通过供应商到养殖场收购,不仅省去了运输成本,还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助推肉兔产业发展。

  据悉,自2020年11月5日销售第一批商品兔起,东晟兔业商品兔销售额达60万元,2021年产值预计在800万元左右。

  2017年以来,普定县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发展“八要素”的要求,精准决策,快速推动,把肉兔产业作为全县“三种一养”主导产业快速推进,实现了肉兔养殖产业快速发展,增收成效显著,助推了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建设。

  如今,普定已配套建成肉兔饲料厂、肉兔屠宰场、有机肥厂等产业链,肉兔生产实现“循环经济”。普定县肉兔产业已发展成为全省存栏种兔最多和出栏商品兔最多的县,已建设成为全省肉兔养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正在建设祖代种兔场、餐饮体验店等项目,推进肉兔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助推农业现代化。(梅世桂)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