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分社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市州之窗>>正文
贵州毕节七星关区: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顾家又挣钱
发布时间:2021-02-22 11:01:22 稿件来源:中新网贵州

  中新网贵州新闻2月22日电 (王坚)“政府给了房,又提供技能培训,还帮助介绍工作,对我们真的太好了。”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和美社区居民申燕说,过完春节就在家门口上班,收入稳定,生活条件比起曾经好得太多,她感到很满足,相信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2019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申燕和家人一起从青场镇搬到碧海阳光城后,便在这个环境舒适的小区里住了下来。

  去年,在街道办组织的多场技能培训中,申燕选择来到加工生产电感线圈的扶贫车间里,参加技能培训,“我们培训的半个月,每天都有生活补贴,而且只要会做了,就能上工,按计件方式来赚钱。”申燕说,因自己曾在外省工厂有过务工经验,几天时间,她就熟练掌握了相关技术并进入扶贫车间正式上岗。

  现在,申燕已成为扶贫车间熟手,每当有新手向她请教时,她都会很热心帮助别人。“很容易的,只要用心学、只要不懒,都能赚到钱。”申燕认为,刚进车间工作的群众,由于对工作不熟练、工作方式不习惯等原因,工作效益比较低,收益也相对较少;但随着工作熟练程度提高,经济效益就会逐步显现。

  “最好的一点是,我们还能把原材料带回家,在家里工作。”申燕介绍,她之所以选择不外出务工,就是为照顾家庭,而扶贫车间的相对自由管理模式,正符合她的择业要求,所以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在家里制作电感线圈;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她的制作量相对较低,每天的量在200个至300个之间,按计件制方式计算,收入是40元至60元。

  与申燕一样,在该扶贫车间工作,且以居家就业的方式领取材料在家加工的居民有100人以上,他们主要是年龄较大或需要照顾家庭难以外出的劳动力。从大山深处搬到城市生活,从每日为自己劳作到为别人劳作获取报酬,他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劳动力,工作能力和找工作能力都较欠缺,扶贫车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有别于农村生产同时也不同于大厂的工作环境,起到了一个生活习惯过度的作用,让搬迁群众渐渐从思想上、行动上认可此处的生活方式,达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柏杨林街道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周云阳介绍,为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特别是搬迁群众中年龄偏大、无法离家、无业可扶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柏杨林街道加大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力度,按照“模式灵活、技术含量低、操作要求低、吸纳人员相对稳定”的原则,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安置点开办就业扶贫车间。

  截至目前,已引进4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扶贫车间4个,有加工生产电感线圈的扶贫车间,有生产服饰的扶贫车间,有生产藤艺家具的扶贫车间,提供工作岗位700余个,已吸纳600余人就业,务工人员每个月的工资在500元至2800元不等。

  与此同时,柏杨林街道根据扶贫车间用工需求,组织搬迁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到车间上班;而街道办负责督促企业按时发放务工群众工资,负责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负责按政策为企业申报扶贫车间,为符合条件的群众申请就业补贴。企业负责找订单、组织群众参加生产、销售,按时发放就业群众工资。

  除此之外,柏杨林街道以就业创业为抓手,链接多种就业创业渠道,积极搭建创新创业转化平台,鼓励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发展小微企业,带动搬迁群众增收;鼓励本地有能力的搬迁群众通过创业培训、金融支持等方式创新创业并吸纳带动更多搬迁人口就业,进而促进群众增收,引领搬迁群众自力更生。

  搬出大山,摆脱贫困。自七星关区各乡镇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陆续搬入柏杨林街道碧海阳光城后,他们生活便发生了变化。

  这里的人们,破除了曾经“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他们不仅“搬得出、稳得住”,还获得机会“能致富”。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搬迁群众正用勤劳的双手,播下希望、播下梦想,他们有的进入扶贫车间就业,有的应聘到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有的创业开店当老板……在新的家园里,他们为创造美好新生活而努力奋斗,为走向幸福小康生活而不断拼搏。(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