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分社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市州之窗>>正文
贵州毕节七星关区李正芳:飞针走线“绣”幸福
发布时间:2021-01-04 21:46:33 稿件来源:中新网贵州

  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4日电(文杰)妙手生花,绣出仪态万方;镂月裁云,勾出世间百态。十年来,她与针线为伴,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勾勒出美好生活,并带领村里的苗家姐妹走上脱贫致富的新路,她就是绣娘李正芳。

  李正芳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观音桥五里坪社区献山树林组人,自幼便随母亲学习刺绣,是村里众所周知的刺绣能手。2010年,李正芳的小儿子杨翱考上大学,原本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可一家人却因经济的问题愁眉不展。“总不能因为没钱就让儿子放弃上学吧!”李正芳深知,唯有读书才能挪出穷窝,自己从小就学习刺绣,虽然多年没绣了但手艺依然还在,何不利用自身所长挣点钱。于是,李正芳便用业余时间在家做起了刺绣以贴补家用。

  “以前我们都是自己绣来自己用,没想着要拿出去卖,更不知道好不好卖。”李正芳说,当时在家弄小作坊时还担心卖不出去,没想到一开始订单量就很多,后来自己忙不过来就改为机器加工。“寨子里也有人来我这学习做民族服饰,只要我会的,我都毫无保留地教给她们。”李正芳表示,这不仅是做生意,更是对本民族手艺的传承,如果每个会做本民族服饰的人都能够坚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总有一天,增收致富的路会越来越近。

  几年来,李正芳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实干,小作坊的生意越做越好,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去年,社区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由于五里坪社区毗邻城区,合作社的发展主要往劳务输出、物业管理及制造业等方面考虑。社区有意发展产业,正苦于发展什么产业时,社区“两委”受“李老师民族服饰”的启发,找到李正芳与其沟通交流后,决定将李正芳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能带动更多社区群众致富的扶贫车间。

  “李老师人特别好,她毫无保留地把这门手绣手艺教给大家,让我们转变观念,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现在我每月最多的时候能挣到4000多元,创收的同时还能够照顾到家人。”车间工人殷娟说。过去,寨子里的苗家姐妹基本上都是在家务农,日子过得紧巴,后来加入到李老师的扶贫车间后,收入越来越高,一家人也在去年下半年脱贫。同时,考虑到照顾不了家的绣娘,车间还实行居家就业,让大家坐在家里就能接订单做。

  “这些年我经常熬夜赶工,眼力已经不行了,接力棒还得靠年轻人才能传递下去。”李正芳说,自己现在以技术指导为主,但手艺还是要坚持传承下去。左思右想,她想到了合适的人选——李正芳的儿子杨翱大学毕业后与同学合伙创业,创业两次失败后,她与儿子商量,与其在外找门路创业,不如回家一起做民族服饰。“我把儿子叫回来时家里人是特别反对的,认为一个男孩子上了大学后回来跟我做民族服饰没有前途,但杨翱他自己感兴趣,就回来了。”李正芳说,杨翱回来后专心跟着她学,经常整夜钻研,很多女孩子都学不来的东西,他却做得很好。

  现在,社区建成了560平的扶贫车间,分为民族服饰和时装两个板块。“车间刚建成投入使用一个月,已带动村里20多名绣娘就业,产值达到了5万多元。”李正芳说道,她会继续带领村里的姐妹们绣下去,让这门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同时也希望这门手艺真正成为大家致富的“金招牌”。(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