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近年来,贵州省盘江股份月亮田矿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强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制度管理人才,倾注真情留住人才,搭建舞台锻炼人才,创新培养机制,拓展培养渠道,优化队伍结构,提升队伍素质,为该矿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首席技术员”理论测试现场。

  2021年,盘江股份党委提出“育人是基础、创新是手段、提效是目的”的工作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谋划,针对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失调等问题,相继出台了《“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重点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创新创效奖励办法》《“首席技术员”和末位轮岗管理办法》《机关非主体专业大学生岗位薪酬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充分调动青年人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

  下好一颗子,激活一盘棋。该矿创新实施的《“首席技术员”和末位轮岗管理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产生了“鲢鱼效应”。倒逼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敢“躺平”,不能“躺平”,也不想“躺平”,从“要我干”变“我要干”。

  南三采区党支部重点人才培养“师带徒”签订仪式。

  具体做法是:每年对两采区、机运工区、通风区、安检科、选煤厂和环保技术科从事煤矿主体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被评为本年度“首席技术员”的,矿上一次性奖励10000元;综合考核结果为每个专业倒数第一名的则成为末位轮岗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需求重新进行分配,被分配到新岗位后重新签订师徒协议,制定带教计划,各区科积极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其树立工作信心,薪酬按新带教师傅的70%进行核定;连续三年被评定为末位轮岗的工程技术人员,矿上保留其专业技术职务,但是不安排相关技术岗位,各单位可安排其到相关队组工作,与职工同岗同酬。

  矿领导为首席技术员颁奖。

  2022年8月2日,该矿2021年度“首席技术员”表彰大会隆重举行。9名获得“首席技术员”的工程技术人员从矿领导的手中接过10000元的奖金和鲜红的荣誉证书。

  下队大学生融入到班队现场。

  王兴强就是9名获得“首席技术员”的一员,他2019年从贵州理工学院毕业,来到矿上后,工作踏实,不怕吃苦,大胆创新,三年时间先后担任南一采区掘进队、综采队副队长,工作得到职工和采区领导的认可。

  同样获得2021年度“首席技术员”的肖广明2020年从贵州理工学院毕业来到矿上。工作两年时间,一直在一线摸爬滚打,逐渐成长为南三采区开拓队的一名大学生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开拓队每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为矿井采掘接续赢得时间。

  “把这些技术员中的佼佼者选拔出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末位轮岗的技术员来说,把他们喊醒,这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触动,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学习更多技能,增长才干。”机运工区党支部书记张凤合这样说道。

  经过综合考核,3人被“末位轮岗”,王时江就是其中一个。知道结果后,王时江反复思考,在新的岗位上是破茧成蝶还是就此“躺平”?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生产服务公司党支部书记余强便按照矿党委的要求,给他送来了量身定做的“换道超车”规划。

  到生产服务公司报到后,余强就带着班子与他交心谈心,帮助他放下思想包袱,尽快融入到单位生产工作中。后来,王时江勤下车间,参加生产活动,熟悉生产工艺、制图、生产流程和设备等。

  “被末位轮岗对我触动很大,来到新单位后,单位领导嘘寒问暖、指点我、帮助我,有被重视的感觉,工作有劲多了。”王时江说。

  2022年,该矿人才工作全面开花结果,16名大学生走上班队长岗位,评选出8项创新创效项目、5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放奖励28.8万元。与此同时,多位“首席技术员”参与的创新创效项目获得盘江股份的肯定,《块煤干选系统工程》荣获盘江股份创新创效一等奖,另有3个项目获三等奖、4个项目获鼓励奖。

  人才兴则百业兴。矿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把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激荡起人才强企的磅礴力量,推动矿井行稳致远。(廖天寿 李炼)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