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晴]盛夏时节的贵阳,相比全国来说;处处都是一个休闲旅游,避暑纳凉的好地方。但对于一些服务行业而言,一年四季几乎没有假期,尤其是医疗行业,医生这个职业都是很辛苦的,几乎每一天甚至过年期间都是那么忙碌着。

  7月26日,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市南路的爱尔眼科医院,带着口罩,通过扫码、测量体温后,进入大厅排队看病就诊的人群络绎不绝。临近下午时分,在医院二楼院长门诊前,就有很多来自各地的眼病患者在等候着该院院长陈晓钟的接诊。

  说起陈院长,医院同事总会竖起大拇指。在陈晓钟看来;“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在专业的基础上敬业,要有爱心,无时无刻都要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想方设法为患者解决病痛……”这是一名共产党员,有着30年军龄的陈晓钟院长对自己和医院团队的要求,更是一名转业军医不忘医者仁心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交谈,记者得知,1976年,高中毕业的陈晓钟应征入伍参军。在部队当了两年战士后,正值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当时,部队在千分之五的人员考试选拔中,陈晓钟有幸被贵阳医学院(现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录取,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五年制本科大学生。

  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入伍参军的年轻人并不多,能够在部队考上大学的,更是屈指可数。陈晓钟的身份也从一名普通解放军战士,转变成了一名穿着军装的地方在校大学生。

进入大学后,陈晓钟不仅被推选为班长,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学校一名年轻的党员。

  进入大学后,陈晓钟不仅被推选为班长,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学校一名年轻的党员。

  1983年,大学毕业后,陈晓钟被分配到了解放军44医院,成为了一名眼科军医。仅仅十多年,工作学习表现优异的他就从医生晋升到主治医生,再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并担任成都军区眼科中心主任。

  他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带出的学生也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尤其是在他工作刚五年时,就被总后勤部选派成为国家赴藏首批白内障手术医疗队队员,在当时西藏较艰苦的条件下与医疗队其他成员一起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因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他不仅作为全军眼科医务工作者代表多次参加国内外眼科行业的交流、学习,还多次到国内多地贫困地区、灾区为地方百姓及灾民进行医疗帮扶工作。

  时间来到2006年,陈晓钟在部队服役正好30年。因部队政策的调整,他选择了自主择业。转业去了深圳的一家医疗集团担任眼科总监,工作严谨、专业、勤奋的他很快使医院集团的眼科得到迅速的发展,将该医院集团的眼科业务发展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2011年,爱尔眼科入驻贵州,陈晓钟应爱尔集团邀请回到贵阳,成为了医院的“顶梁柱”。10年来,在陈院长推荐和选用的医疗人才中,从部队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爱尔医院以及他既往的同事、学生等已有近20名,个个都是各科室及部门的“主力军”。

  从部队医院到地方医院,陈晓钟先后担任过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贵阳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欧洲屈光白内障协会会员、贵州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等职。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等奖2项;中国“十大健康卫士”、第四军医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贵州省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解放军三等功臣;贵阳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贵州省扶贫先进个人;贵州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陈晓钟从事眼科诊疗与研究工作38年来,先后为数万余例白内障、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等眼疾患者成功施行了手术。也是贵州省首先开展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先驱者。

  “在众多眼科疾病中,尤其是比较复杂的眼病,即便是同一种疾病,每个患者的病情程度都会有所不同,表现各异,采取的诊疗方案也不一样。作为一名眼科医生,一名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退役军人和医院管理者,我们的使命依然没有变,我们秉承医者仁心,不忘初心,会与我的同事们一起去坚持维护患者利益,尽最大努力为了患者眼健康,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为每一位眼病患者去努力救治。无论是在以前的军队系统医院还是现在工作的爱尔眼科医院,对眼病患者来说,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应该享有眼健康的权力”。在提到从部队医院到地方民营医院的岗位角色转变和从医多年来的感想时,陈晓钟轻言细语地说。

  (文/ 伍策 杜一鸣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