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意见》为校服行业抢抓国内大市场建设机遇、增强内循环发展竞争力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和政策预期,但全国多个省市的中小学生校服生产企业却仍在为区域准入、地方限价、各类强制性收费平台等地方保护措施而烦恼。

  “独此一家”的校服采购平台屡禁不止

  早在2018年,《经济参考报》就以《假借红头文件瓜分行业半数利润 “阳光智园”校服平台涉嫌垄断》为题对“阳光智园”校服采购收费平台做了曝光,多地中小学校和校服生产企业接到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不入驻该平台,教育局就取消企业的市场准入资格,不得参与本市校服招投标,学校也不得购买其生产供应的校服。同时,该平台向校服生产企业收取货款4%的服务费,瓜分掉校服企业约一半的净利润。这场貌似由教育部门主导的校服采购模式变革,实际操盘者却是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借“互联网+”创新之名,行垄断敛财之实。

  一个App一旦获得红头文件背书,在地方教育部门的层层文件下发过程中,就可以将不与自己签订合作协议的校服企业排除在市场竞争之外,据不完全统计,这家早在四年前就被多家媒体曝光的“阳光智园”平台目前依然在京津、河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黑龙江等省市活跃,引来一众中小校服企业怨声载道。

  虽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及时发布《关于中小学校服工作有关事项的说明》,澄清“阳光智园”校服互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并非“教育部平台”,并强调校服选购及引入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自愿原则,但校服市场关于采购平台的负面新闻时有曝出,恰恰是因为这个市场受制于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权力管辖”,以“互联网平台”模式来“净化”校服市场,以“信息化”狭隘化科学监管思路、以平台直采的技术动作替代阳光透明的家长诉求,既不符合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的政策要求,也构成了对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市场初衷的架空。

  “全国统一大市场”有望整治校服行业采购平台乱象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要求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建立涉企优惠政策目录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及时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和外地企业、实行地方保护的各类优惠政策,对新出台政策严格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淼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中表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长期瓶颈就是地区贸易分割的现象。高昂的物流成本、冗余的区域管理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障碍,而形成统一大市场,则是实现中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取消这些区域间不必要的壁垒,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就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个目标。政府出台各种措施是为了能够使市场的机制更好地体现,如果没有政府的积极有为作用,那么市场就会存在“以邻为壑、各自为政”的情况。因此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打通市场贸易的堵点和节点,从而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

  而打着“阳光”旗帜的校服采购代收费平台实则成为部分地方保护、不民主、不阳光的保护伞,不利于公平开放的市场营商打造。从出资人来看,此类平台仍属于政府入围代收费采购模式,即政府通过入围招标,为辖区内学校选择数家校服供应商,再由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在入围名单中确认校服供应商,并通过平台收取校服款项。这种模式的初衷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来确保校服采购的透明。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容易变形为借入驻平台干预校服采购,保护本地校服企业的情况,甚至收取不恰当比例的校服款,损害校服企业和家长利益。

  对于打造真正公平开放的市场空间、实质保障中小学生校服安全,近年来四川省积极进行有效探索,校服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5月19日,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实施意见》(川教〔2022〕39号),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履行校服采购、选用监管职责,结合实际制定校服管理办法或细则,对校服采购、选用和管理列出负面清单,加强对校服选购工作的指导监督;建立校服采购、选用 “红榜”和“黑名单”制度,每年将市场监管部门校服抽检情况进行通报;每年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校服供货企业名单,协调处理校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连续两年抽检强制性指标不合格国家标准的企业将会被列入“黑名单”,校服采购“红黑榜”制度的建立将着重治理“桌子底下的交易”,有效提升校服采购透明度,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

  此外,仍有部分省份表面严抓严管,实际上以陈旧的“限价”文件干预校服采购,变相保护本地企业,方便对外地企业“选择性设卡”。而平台向入驻企业收取费用,不仅瓜分了企业用于研发、设计的利润空间,还与“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相背。且平台上正规企业的产品被仿冒、维权难,不符合《意见》产权保护基础制度,也导致了校服产品难以跳脱低质低价的发展“怪圈”。

  校服不同于食材采购 需尊重学校特定气质文化需求

  与网购食材不同,服装行业包含了从上游面料、辅料生产、到成衣加工、后道整理等多个环节工序,纺织服装的产品质量需要经过实验室专业器材判断,尤其是涉及学生安全的甲醛、偶氮、PH值等看不见、摸不着的理化指标,这与大多数消费者通过产地、生产日期、肉眼观察等少数维度就能基本判断食品安全有着明显不同。且服装工程是分工专业化领域,有高度的产业集群效应,通常面辅料等原料都来自于全国各地,因此要达到“全程可视”本身就存在困难,且即便“全程可视”,消费者也无法从肉眼判断这批次的产品是否符合核心质量指标。

  校服(学生装)被认为是学生的“第二层皮肤”,其质量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式样影响学生的形象和气质养成。近年来,教育部和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校服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政策,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努力保障校服质量安全、提升服装育人功能。一个学校的校服就像校歌、校徽一样,是校园文化的显性表达,因此在选购校服时,需要结合学校的治学理念、文化历史、气候特点、当地文化习俗、特色课程等制定综合方案,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或家长简单选择校服款式、颜色。

  当前,我国教育需求与教育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订购校服需考虑到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课堂学习、体育活动、出席仪式等不同场景的需求,还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发育特点,综合考虑面料的选择和版型的剪裁。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并非简单的价格、参数能够衡量和满足,小批量零星的增补订在订购平台上也难以及时实现,容易造成群众投诉增多。

  打着“信息化”名义的直采平台、收费平台,无疑是为自由交易再加一重壁垒,以“简单粗暴”的狭隘化监管代替科学管理、以“平台直采”的技术动作替代阳光透明的家长诉求。平台从中抽取费用必将增加企业不必要的制度性成本,流程复杂,时效性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更易出现行政垄断、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风险。“统一大市场”的趋势下,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支撑校服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优势之一,但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持续推动行业高效畅通,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建设,促进校服产业升级。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