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也是贵州第一大河,养育了沿岸2300多万各族儿女,是贵州人民当之无愧的“母亲河”。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江、两湖、七河”中,乌江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河流,在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守护好乌江的清水绿岸,对确保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增进沿岸人民福祉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大政治责任,严格依法履职,强化责任担当,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和决心,用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以“一点十面”活动为主抓手和“先手棋”,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乌江流域生态保护,为守护好乌江母亲河积极履行人大之责、贡献法治之力。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奋力书写长江大保护全新答卷

  2021年2月3日,正值立春节气,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贵州人民的牵挂,带着浓浓的江河情怀来到贵州视察,首站就考察乌江流域生态保护情况。总书记沿江岸步行查看乌江水质,远眺乌江山水,由衷赞叹“乌江不愧为贵州的‘母亲河’!”首站选择乌江,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江大河的深厚情怀,也凸显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性。进村先看水,寄语乌江边。总书记叮嘱贵州“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这是对贵州要牢牢守住生态底线的再次宣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长江母亲河的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曾多次到长江流域考察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擘画美丽长江建设的宏伟蓝图。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逐步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根本遵循和自觉行动。

  乌江清,贵州水清。保护乌江是党中央交给贵州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时代赋予贵州的历史机遇。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嘱托,始终心怀乌江流域保护这个“国之大者”,做到“生态保护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为守护好乌江的“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贡献人大力量。

  立法守护乌江母亲河

  用法律武器护佑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乌江在贵州境内全长889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8%。乌江支流众多,呈羽状分布,共有较大的一级支流58条。众多河流汇入乌江,乌江干流水质可以说是全省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晴雨表”。

  为守护好乌江流域清水绿岸,夯实乌江流域绿色发展生态根基,全省各级人大坚持立法引领,积极探索流域保护立法,把乌江流域水生态保护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用法律武器呵护一江清水永续东流。全省各级人大以“小切口”立法解决流域污染“大问题”,制定出台了《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贵阳市南明河保护管理办法》《沿河县乌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贴近实际的“小快灵”法规,形成乌江流域保护的硬约束机制。

  据初步统计,全省出台的涉及乌江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约有20余部,有力推进乌江保护迈上法治化轨道。如今,在长江保护法的引领下,立法守护乌江母亲河的征程必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篇章。

  贵州环保行久久为功

  持之以恒推进乌江长治久清

  贵州是全国重要的磷及磷化工生产基地。多年来,由于受到沿岸磷化工企业经营粗放、沿河网箱养殖超载、两岸污水处理滞后等因素影响,乌江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乌江曾一度拉响生态“警报”,是贵州八大水系水质达标率最低的河流,被当地一些群众称为“污江”。

  乌江严峻的污染形势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2015年,贵州环保行首次走进乌江,大家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因为一路走来,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磷矿开采留下的伤疤,河流里流淌的是牛奶般的含磷废水,乌江江面被一望无际的养殖网箱吞噬,每天几十万吨的黑臭污水直排乌江,老百姓流传的乌江变“污江”的场景历历在目。大家的心情如坐针毡,纷纷直言:“乌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乌江母亲河在‘哭泣’,乌江的保护和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面对污染乌江的这些“硬骨头”,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没有退缩,没有绕道,而是以钉钉子的精神连续4年紧抓不放,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把“守护乌江母亲河”的执着写在了乌江流域大地上,彰显了省人大常委会深厚的江河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在贵州环保行的强力监督下,全省掀起乌江保护“铁腕”治污风暴。省委、省政府将乌江流域保护治理作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举措。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出台磷石膏“以渣定产”政策,率先在乌江流域启动全域取缔网箱养鱼,率先实现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措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2019年,环保行队伍第四次聚焦乌江,乌江两岸青山秀丽,江面波光粼粼,白鹭振翅群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映入眼帘。在贵州环保行座谈会上,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袁周动情的说:“在环保行队伍多年的努力下,乌江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又回来了,乌江实现了从‘牛奶河’到‘清水河’的蜕变,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家一起共同见证了乌江‘由浊变清’‘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乌江又重新焕发了美丽新颜。”

  “一点十面”开新局

  让乌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创新开展了“一点十面”活动,将贵州环保行活动和“守护母亲河”专题调研列为“一点十面”活动的重要载体,积极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月22日,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足迹,以“守护母亲河 奋力出新绩”为主题的2021年贵州环保行活动正式启动。从乌江南北两源百里画廊到乌江天险江界河码头,“千里乌江、美在贵州”的新画卷在10多家媒体记者镜头前和笔下一一呈现,共同唱响乌江生态之美。环保行队伍将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活动全过程,积极号召和引导各级各部门以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乌江流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广泛“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生态行动”,努力画出生态文明建设最大同心圆,凝聚起乌江流域保护的强大合力,发出乌江生态文明建设的“贵州好声音”。

  在环保行座谈会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忠说:“乌江呈现出‘水清岸美景如画、鸟飞鱼跃人欢畅’的美丽景象,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我省‘黄金十年’发展期生态文明建设大踏步前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务必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努力实现‘人民保护乌江、乌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让乌江母亲河永葆生机和活力,确保一江清水永远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贵州环保行是省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法治力量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的一个品牌活动。从2012年开始,贵州环保行4年跟踪赤水河、5年监督乌江,有力推进流域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贵州环保行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充分认可和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乌江流域保护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贵州境内乌江干流水质由劣Ⅴ类逐年改善,2020年首次达到Ⅱ类标准。一幅“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美丽画卷跃然眼前,一江清水永续东流的胜景逐步显现,美丽乌江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方向决定道路,共识凝聚力量。乌江流域的山乡巨变,是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实践。乌江流域保护取得的成绩,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一个缩影。奔腾不息的乌江正在用磅礴的力量书写新时代的发展传奇。

  明灯指引康庄道,启航奋进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殷殷嘱托,用法治力量守护好乌江母亲河,以生态文明之光照耀前行道路,奋力续写乌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杨文斌 黄小超)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