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人的食酸嗜酸文化穿越千年。因地势崎岖、气候潮湿,古黔之地极度缺盐。据清朝《续黔书》记载,当时1斗(约12.5斤)米方能换1斤盐。不过正是这样的“窘境”促使苗族人渐渐摸索出“以酸代盐”的法子,既减缓体内钠离子的流失,更为山间生活增添滋味。

  苗家酸汤鱼可谓“黔菜”的门面担当。红酸汤酱配以清泉水、生姜片与青椒,还要加入新鲜西红柿,令鲜酸与陈酸激荡融合,汤色与酸香层次丰富。锅中放入稻田鱼,鱼的鲜味和酸汤互相成就。开锅前,添入现摘的青花椒枝,洒上当地特有的香料木姜子油,混着淡似柠檬香与点点辛香,异香与清香回味无穷。品酸汤鱼,一口生津,两口入魂。

  如今的酸汤鱼,不仅成为贵州人招待外地朋友品尝贵州味道的美食之一,更成为许多苗家人发家致富的“宝”。“食不离酸”的苗家人已将“万物皆可酸”的精神从大山深处带向五湖四海。不仅酸汤鱼,酸汤火锅底料、酸汤粉、酸汤捞饭、酸汤饮料、“酸汤宴”预制餐……食酸,正成为海内外“好吃嘴”们的新“食”尚。

  编导 袁超 摄像 袁超 瞿宏伦 唐哲 肖业东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