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位于贵州铜仁万山区的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厂房内机械声轰鸣,只见工人们成排就坐于操作台前,或是清洗或是打磨……在经过若干道制作工序后,一颗颗外观平平无奇的朱砂原石、鸡血原石被制成手串、吊坠、项链等精美饰品。

  [解说]在园区销售展陈区域,人工手绘并以朱砂染就的山水画作,寓意“一斧压百祸”的朱砂小斧头,寓意学业兴旺的朱砂九层塔等创意摆件亦让人眼前一亮。难以想象,曾用于炼汞的原料——朱砂,如今竟有如此妙用。

  [同期]贵州铜仁万山区朱砂协会会长 唐秀伟

  (目前)我们生产的这些产品有两千多种,比如说朱砂画、朱砂砚、朱莎墨,还有吊坠、饰品手链这些。我们这个朱砂画在去年的时候开始批量生产,我们把这个油画慢慢地,就是研发成这个朱砂画,慢慢地销售,感觉后面这个销售量还不错,慢慢的被市场接受了,然后销售给全国各地。

  [解说]贵州铜仁万山区曾是中国最大的朱砂生产基地,素有“中国汞都”“千年丹都”之誉,但由于长期开采资源枯竭,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如何绿色转型,如何利用好“朱砂”这一珍贵文化元素和文化品牌,2016年,万山出资3亿元,打造了以发展朱砂工艺产品为主体,集产品研发、培训、生产、展示、销售等于一体的朱砂工艺品产业园,目前入驻企业近40家,实现产值超6亿元。

  [同期]贵州铜仁万山区朱砂协会会长 唐秀伟

  现在我们产业园带动就业人口两千多人。(朱砂)工艺品我们主要是批发给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比如说连云港、广州的荔湾,山东这边北京那边都有。(出口)这个就是从比如说连云港、广州荔湾那边再出口批发出去。

  [解说]距离朱砂工艺品产业园10公里外的万山汞矿遗址,如今华丽变身为国家4A级景区“朱砂古镇”。2015年,万山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对矿区遗址和文物进行保护性的整体连片开发利用,变废为宝。

  [同期]朱砂古镇景区副总经理 王芳忠

  第一个就是“那个年代怀旧文化街”。我们围绕着中国建国初期那段历史,它曾经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那么我们以那段历史为背景,把它打造成中国的这种怀旧文化街区的这么一个目标。第二个就是“地下长城”,因为过去采矿留给我们的(矿洞)从近代到现代,一直有这么绵延纵横千里,(它有)970公里长,它完全是在人工采矿留下来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结晶,劳动汗水,所以我们把它打造成一个“世界地下长城”。第三个就是我们的矿部,现在我们所在地就是一个矿部,把这些建筑、原来的办公场所通过修旧如旧,把它跟我们旅游配套的服务结合起来,那么我们通过这几年的产业转型,给当地带来了生机。

  [解说]昔日人工采矿坑道变身迷幻的“时空隧道”,以往矿工们贴着崖壁上下工的小道被改造成了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原矿办大楼成了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苏联专家楼则化身为别具风味的俄罗斯餐厅和悬崖宾馆……每逢旅游旺季,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2016年,“逃离”矿区近3年的胡玉刚选择回到家乡发展。

  [同期]朱砂古镇景区商户 胡玉刚

  在外面打工呢,当时收入也还可以,但是总觉得没有家乡好嘛,就才回来。当时这个区里面在转型了嘛,矿区转型这个旅游景点,我们就到这里做起了旅游餐馆和商店,观光车也承包了。当时我们旺季,就是车多的时候,我们是15部车一天平均要开三十趟一个车,这个店的生意,那个时候我们一天可以卖近万元。

  [解说]从“小香港”到“空城”,再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胡玉刚感言,自己见证了家乡的多面繁华。

  [解说]近年来,通过实施“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的发展战略,万山区闯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新路。如今的万山,除了卖“文化”和“风景”外,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从“一汞独大”到“二次创业”,万山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正在崛起。

  (记者 蒲文思 周燕玲 刘美伶 贵州铜仁报道)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