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贵州省锦屏县羽毛球生产基地负责人 胡兵

  我们的羽毛球现在销售到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这样说,在全球每10个羽毛球(里面),就有1个是我们贵州锦屏生产的。

  【现场】羽毛球加工制作

  【解说】羽毛球是一项颇受大众欢迎的运动。近年来,围绕小小的羽毛球,贵州省锦屏县打造出一条巨大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记者日前来到锦屏县实地走访。

  【解说】距锦屏县城20余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全球最大羽毛球生产企业亚狮龙产业园区落户于此,每天约有3000多公斤、500万片鹅毛,历经38道工序,在这里加工变成一只只羽毛球。

  【同期】贵州省锦屏县羽毛球生产基地负责人 胡兵

  我们目前工厂生产羽毛球,一天大概需要生产出12万只羽毛球,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鹅毛大概在15万只鹅以上的羽毛,这么庞大的生产就需要当地有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供给。

  【解说】贵州锦屏县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很适宜鹅的养殖,当地一直有养鹅的传统。但此前,锦屏县并没有上规模的养鹅产业。

  【同期】贵州省锦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谭元文

  通过2017年,我们县委县政府引进了全球最大的羽毛球生产加工企业,亚狮龙(集团)进驻锦屏,利用企业羽毛球原料加工的需要,县委政府把鹅养殖作为“一县一业”来重点发展。

  【解说】随着大企业的落户,锦屏还发展起了一个年出栏300万羽的养鹅产业链。整个羽毛球产业的发展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年1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产值,还辐射带动4000多人就业。欧明叶就是其中一员。和厂里的绝大多数工人一样,因为家在大山深处,就业机会有限,欧明叶此前常年在外务工,虽说收入不错,但离家远始终是她的心病。

  【同期】贵州省锦屏县羽毛球生产基地员工 欧明叶

  现在家里面附近有工厂了,在家里面上班还是比较满意嘛,目前在亚狮龙钩线车间做领班,一个月收入也有三千多元。不仅有我在这个企业(工作),还有我老公也加入这个企业了,现在也在这个鹅产业做鹅的钢架棚,我们夫妻俩现在在家里面不出去打工,一个月差不多也有八千元(收入)吧。

  【解说】制作一只羽毛球需16根羽毛,而一只成年鹅身上只有14根羽毛可以用作羽毛球的原材料,这意味着一只鹅身上的鹅毛,尚不够做一只羽毛球。为此,锦屏县专门成立了生态鹅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商品鹅养殖公司,建设规范化养殖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鼓励并带动当地老百姓养鹅。

  【同期】贵州省锦屏县种鹅养殖基地工人 杨海香

  我们干农活一年到头可能(收入)就五、六千元钱,现在公司来这里发展,建了鹅养殖场,领导也很关心我们本地地方人员,他们推荐我们进来,教我们怎样喂鹅,慢慢地发展,现在我们来这里一个月拿到了3200元钱,大家都喜欢这份工作。

  【解说】如今,围绕着“鹅”产业,锦屏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了集一、二、三产的全产业链模式。一场由“鹅毛”引发的“链式效应”,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与壮大县域经济的富民产业。

  【同期】贵州省锦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谭元文

  通过三年多的发展,在上游已经形成了种鹅的养殖、孵化、育雏,商品鹅的养殖,中游的屠宰,鹅肉的加工,羽毛球的精深加工,下游的体育赛事,鹅饮食的文化打造等等,形成了一业三产深度融合的一个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解说】谈及下一步的发展,谭元文介绍,锦屏县将着力打造体育装备制造产业园和羽毛球运动小镇,与此同时,推动羽毛球体育赛事、观光旅游及文化展示有机结合,全力将鹅产业打造成富民兴县的100亿级产业。

  记者 蒲文思 贵州黔东南报道 部分视频来源 锦屏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