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贵州省平塘县一个名为“大窝凼”的洼地近年来为国际天文学界所瞩目,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于2016年9月在此建成并进入试运行、调试阶段。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正式向全球天文学家开放。

  “五四”前夕,在“‘中国天眼’的青年力量”媒体访谈会上,多位参与工程设计建设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向记者讲述了他们与“中国天眼”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开始,都绕不开建设之初大窝凼艰苦的环境。

  【同期】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 姜鹏

  大窝凼,我们住着非常简陋的工棚,在这一待几乎就是二十多天,那个时候工地条件跟现在没法比了,而且食用的水都是地表水。住只要超过十天,盖的被子感觉都能挤出水的被子,只要住超过十天,浑身就会起各种湿疹等等,这些艰苦的场面其实我们一直还都记忆犹新。

  【解说】除了工作环境艰苦,他们也面临着心理上的考验。因为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与家人长期分处两地成了“中国天眼”团队大部分人的常态。

  【同期】FAST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部测量组组长 于东俊

  (20)19年年底,本来是想(回家)过春节,当时我爱人也怀孕了,怀孕了有五、六个月,当时她患了妊娠期的高血糖。本来调试期任务比较重,那一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在过家,爱人也有点情绪。爱人一个人在北京中间产检基本上没陪她参加过,后来就想着(春节)接到现场去。

  【解说】“中国天眼”团队敢想敢做,设计、建造的过程既是攻坚克难的过程,也是各项创新性成果开花结果的过程。再次回想起当初设计、建造中的场景,他们讲述的的细节虽普通却令人动情。

  【同期】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部主任 孙京海

  五天之内,我要让整个馈源支撑系统在天上动起来,而且要达到所有的验收指标。所以当时那几天基本上是没日没夜,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回去睡一会,就这么坚持了可能两三天的时间。其实也是同事们,我的控制组的组员大家一起配合,最终(验收)那一天所有控制验收测试全部都一次性通过,那天晚上可能是我这辈子睡的最香的一个觉。

  【解说】“中国天眼”是一个现代工程奇迹,它凝结了几十个科研机构、数百名科研人员的心血,汇聚了几千名一线工人的汗水。尽管过程艰难,但是看到如今由“中国天眼”产出的大批科学成果,参与工程设计、建设的青年人认为这是一个幸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们坚守情怀、敢于梦想。

  【同期】FAST中心结构与机械工程部机械组组长 姚蕊

  我觉得作为青年在面临科研方向还有职业选择的时候,如果能将个人爱好和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的话是特别幸运的,我自己其实觉得就是这样。我本身是生长在一个工科背景家庭,所以我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就是和一堆机械设备打交道,所以最后能跟FAST馈源舱还有FAST现代机械设备能够绑在一起,我觉得是一个特别幸运的过程。

  【同期】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综合管理部主任 潘高峰

  有一次听姜鹏老师的报告,听了一个词我觉得特别贴切,就是“情怀”。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有那么多的科技工作者都能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在他们的身上就是有这一种科学的情怀,让他们能够坚守下去。

  【解说】作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如今,基于“中国天眼”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已有70余篇;所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340颗,是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其它望远镜发现数量总和的3倍多。而这背后,有情怀敢梦想的青年人一直都在前方,从未离场。

  记者 徐朋朋 北京报道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