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分社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视频>>正文
“中国天眼”的“大脑”如何运作?探访FAST总控室
发布时间:2021-02-09 22:00:57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有“中国天眼”之称。中国天眼总控室是望远镜的“大脑”,望远镜所有的运行都在总控室完成。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近日,记者来到中国天眼总控室实地探访。

  [解说]2012年入职中国天眼测控工程师孙纯负责对观测计划的统筹,孙纯已经有近9年的工作经验,她的工作是整个观测工作的“第一关”。

  [同期]中国天眼测控工程师 孙纯

  这个观测计划就是我们每天下发了观测指令,我就交给控制这边,他们往下发了以后就会让望远镜动起来,所以我这一块是不能出错的,因为我这一旦出错下面就会接着错。

  [解说]测量指令发出,FAST测量工程师宋本宁就根据指令,对重达30吨的“中国天眼”馈源舱及反射面进行位置及指向操作。

  [同期]中国天眼测量工程师 宋本宁

  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给馈源舱一个精确的定位,我们确保它能够精确地到达反射面的焦点的位置,能够精确地接收反射面汇聚的电磁波。只要望远镜在动,我们随时都在观测。包括我们现场的很多测量设备,我们要经常地去维护它,然后确保它的精度能达到我们望远镜的要求。

  [解说]“天眼”要“捕捉”到那些来自太空深处的天体发出的微弱无线电波,必须确保其免受周边无线电射频信号的干扰。目前针对“天眼”的各项保护措施已经严格实行,外来干扰因素已经得到解决。而内部电子器械自身也有干扰,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取得了解决方案。

  [同期]中国天眼测量工程师 宋本宁

  首先我们的设备也是电子机械的设备,它本身也会对望远镜产生干扰,所以说如何把它的屏蔽措施做好,减小它对望远镜的影响或者说不让它对望远镜产生影响。这个是还得保证它的精度,所以这个是挺困难的。我们直到2018、2019年经过很长时间地摸索和实验,现在才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

  [解说]从前端指令发出,通过天眼进行中端收集,相关观测数据就来到了末端数据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运维工程师黄梦林负责的就是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同期]中国天眼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 黄梦林

  我们数据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把FAST每天产生的海量天文数据存储和管理好,然后再把这些数据提供给天文学家进行处理,然后我们给他提供存储和计算的平台,保证他们及时地处理数据、及时地产出科学成果。

  [解说]“积小胜为大胜”是黄梦林工作的真实写照,在黄梦林看来,中国天眼的总体平稳运行,必须通过每个岗位的科学工作者密切配合。

  [同期]中国天眼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 黄梦林

  我们都只是干自己的小事,但是我们这些小事累积起来,就是把FAST运行好,然后FAST出了,特别是今年出了世界性的科研成果,我们觉得这个挺骄傲挺自豪的。

  [解说]“中国天眼”将于2021年4月起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面对更多的外国科学家,如何做好对接和服务工作,中国天眼科学工作者已经做好准备。

  [同期]中国天眼测控工程师 孙纯

  欢迎广大的有志青年就是投身到天眼这种就是大国重器运行维护里面。让我们一生这种大好的青春年华里面去燃烧我们的青春,然后每个人对于我来说,我一辈子能参与到这么一个工程就是一个很庆幸的工作,很值得骄傲的一个工作。

  王曦 张伟 瞿宏伦 贵州黔南报道 部分素材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