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立冬时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黄丝的千年古银杏迎来最佳观赏期。山峦叠嶂间硕大的古银杏,满地金黄落叶,成为了当地独特的风景,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近日,记者前往探访,感受世界最古老银杏树5000多年的生命奇迹。
【解说】树高50米,树冠覆盖600余平方米,13人牵手才能将其围抱,据相关资料记载,这棵古银杏树龄在5000多年,2001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古银杏树之最。
【解说】走进这棵世界最古老银杏树,树主干部分明显能看到已经被烧成黑色的焦灼部分,因受雷击等自然因素,银杏在树干内形成了直径约3米的空洞,只剩下一层层外壳,虽然受到如此重创,但整棵银杏树依旧生长茂盛。
【同期】游客 娄彦欢玲
它在这个地方就算被雷劈了,然后活了有5000年的话,就感受到生命的一个神奇,然后也觉得它的生命力也比较顽强。
【同期】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杨成华
它自身的因素就是这棵树种,它适应能力比较强,这个树种它受伤之后它比较能够恢复,恢复的能力比较强,只要残存一部分它都能够恢复,所以这个是它长寿的一个原因。当然本身遗传基因它是长寿树种,为什么我们看见在很多寺庙里面种这个树种,就是因为它长寿,所以这个是它本身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肯定是环境条件,就是那个我们叫生态环境这个土壤,水分,气候等这些因素,光照这些因素,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它生长的要求,所以肯定它就长寿了。
【解说】除银杏树自身的自愈能力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外,在这棵残破的银杏树外壳上,一些悬挂的突起瘤状物,成为了它能继续生存最关键的因素。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杨成华告诉记者,这些瘤状物称之为“气生根”,是树体生长在地面以上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它们从树干逆向生长出根系,为银杏提供了再生的可能。
【同期】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杨成华
它会产生这个“气生根”,就是它愈伤比较快,然后产生这个“气生根”之后,(气生根)先从空气里面吸收水分,供给它所需的水分,如果这个“气生根”继续的生长,最后到地面之后,它就地面就往下就形成新的根系了,那个就是在吸收土壤里面的营养,这个是它能够长寿和恢复的原因。
【解说】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雌雄异株,是和动物有性繁殖方式完全相同的特殊植物。除银杏所具有的观赏、药用的科研价值外,这棵目前世界最大、最古老的银杏还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同期】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杨成华
本身就是它突破了我们一般想象的,这个种至少这个种的生命极限,在这种基础上,这株古树它对研究当地的气候环境,这个地质变化环境,这些它都有重要的作用。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我们探索一些生存环境它肯定有意义,就是你怎么样找到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这种研究就是可能会对我们现在和未来产生一些影响。
(王曦 贵州黔南报道)

即时新闻
- ·【巴西·南美侨报】贵州茅台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72.15亿元
- ·【泰国·星暹日报】中国12.29万个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比例达98%
- ·“追梦火焰蓝”网络主题采访将赴贵州等7省
- ·【印尼·千岛日报】“嫁”到贵州的台湾男青年
- ·【泰国·星暹日报】贵州山区“蛋炒饭经济”带火一条街
- ·【菲律宾·商报】日本地方政府驻华代表团赴贵州考察大数据
- ·【菲律宾·菲律宾华报】贵州188万人从深山搬到城镇 黔西南探索“新市民”计划
- ·中国发布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 ·第四届中国绿博会在贵州都匀开幕
- ·【柬埔寨·柬华日报】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下贫困村靠旅游华丽转身
- ·【泰国·星暹日报】贵州打造中国首个720度全仿真省级脱贫攻坚网上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