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2日电(李艳 李前勇) 陈远秋是绥阳县旺草镇蓉江村的一名村医,她每天手提药箱,走村串户,穿梭在乡间小路,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健康。在村里,大伙一提起这位80后的村医,都不禁竖起大拇指。

  20岁选择做村医

  19年坚守与奉献

  行医路上洒下的汗水

  浇灌着乡亲们的健康

  大家都叫我“小秋”

  “小秋,你在忙什么呢?给我拿点药呢!最近老是出汗水。”一大早,随着第一位病人的“造访”,陈远秋开启了她一天的工作。

  陈远秋所在的卫生室,由三间小平房和简单的办公设施组成,虽然简陋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她也是这里唯一的乡村医生,不仅要承担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还要配合做好健康扶贫、疫苗接种、新农合政策宣传、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等各项工作。

  虽然有苦有累,但一袭白褂上身,陈远秋一穿就是19年。2002年,刚从中专毕业的她就选择回到了故乡蓉江村做一名村医,其中的原因和她小时候的一次经历有关。

  “在我小学时,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好,导致我父亲的病被耽搁得很严重,最后送到遵义医学院去手术才好了。”陈远秋回忆,从那时起,她的心里就撒下了学医的火种。

  忙完了上午的坐诊工作,陈远秋赶忙收拾好药箱,背上血压计和血糖仪等医学仪器就出门了,因为昨天她和村里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约定好了,今天要上门去给他们开展随诊。

  蓉江村被穿流而过的芙蓉江一分为二,连接村卫生室和河对岸的道路是一座用木板搭建而成的吊桥,这座吊桥高十米有余,每次仅能供10人同时在上面行走,年轻人走在上面尚感摇晃,老年人更是望而生怯。

  “这个桥走起来很摇晃,有些老年人本身血压高或者头昏,在桥上走起晃来晃去的就有点怕啊,他们就不太敢走。”为了解决部分老年人不敢过桥看病的苦恼,陈远秋主动开口应允:只要老人们有诊疗需要,一个电话她就随叫随到,无需他们跑腿到卫生室。

  爱的作用是相互的,陈远秋像亲人般耐心细致地上门为老人们检查身体,时刻关注他们身体状况的变化,也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秋”。“只要你有一点不舒服,打电话给小秋,她隔会儿就来啦,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的关心我们。”说起陈远秋的好,村民李如蓉有夸不完的话。

  摩托车上建起“流动诊所”

  陈远秋的工作一半在卫生室,一半在大山里。

  蓉江村村民居住分散,村卫生室又位于村子的末端,在1000余人的在家常住人口中,大部分是年迈的老年群体,山高路远,给很多腿脚不利索的老人造成了看病难。

  为了让老年病患在家就能享受到诊疗服务,陈远秋就成了大山里的“流动诊所”。她特意学习了摩托车驾驶技术,路远的地方就用摩托车代步穿梭于大山之间,在最近的5年时间里就骑坏了3辆摩托车,无论刮风下雨,总是背着医学仪器上门随诊,用她一人的艰辛来换取众多乡亲的便利。

  “叔,这是给你带的降压药,记得一天吃一次,一次吃一颗哈。这盒是治疗孃腰痛的活血止痛胶囊,一次吃三颗,要吃了东西再吃哦。”在众多老年患者中,最让陈远秋牵挂的要属6年前因脑溢血导致中风的周道合老人,老人今年已有77岁高龄,身子半瘫的他与老伴单独居住,为了给老两口送医送药,陈远秋骑着摩托车往返于他家一个来回就是两个小时,路途稍有不慎就会有摔入山崖的危险。

  “小秋,她是最有责任的,不怕我家这样远,我病了六年,她就坚持了六年,每个月她都要来,当天就是多大的太阳多大的雨,她都来了。”提起陈远秋的好,周道合很是赞叹,额外又有些担忧,“每次她要来我家,估计个把小时还没到的话我就要打电话问,回去的时候,估计她该到了,我也要打电话问,她说到了,我心才落得下去。”

  “也不晓得是不是买的车质量不行,时不时的会出故障,有一次硬是推着坏了的摩托走了80分钟的山路,但也没想过放弃。”多年来,陈远秋就这样不惧风雨地骑行在为乡亲们的诊疗的路上,也骑在了母亲的心尖上。

  “我都在路口看了几遍了,你都还没有回来。”每次陈远秋到山里随诊,超过晚上7点还没到家,她的母亲就会揪着一颗心在家门口的转角处眼巴巴地张望,脑海里不时浮现出那些在山路上翻车的惨烈画面,直到前方传来摩托车的按铃声,她才会安心进屋。

  母亲一辈子没有上过学,不懂得什么叫做“使命”和“职责”,但却明白女儿的心思,她从不说一句劝退的话,只是将每天的担心都化作了一桌热腾腾的晚饭,不管多晚,都等着女儿的归来。

  母亲的担忧,陈远秋不是不知道,但乡亲们对她也需要得热切。“每次上门去给乡亲们看病,他们都像子女回到家一样高兴,还热情地招呼我吃饭,我就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就这样,陈远秋骑着摩托车,在乡间小道上走了一个又一个四季。

  一份信任守住一份笃定

  “当时我正在给他做人工呼吸,一口血就从他的喉咙喷射进我的嘴里,之后就再也没了反应。”回想起丈夫临死前匍匐在水里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给她留下,陈远秋忍不住掩面哭泣。

  2016年腊月的一天早上,天气异常寒冷,道路湿滑,因为担心陈远秋骑车不安全,丈夫便早起送她去卫生室上班,却在到达卫生室后摔入河里不幸身亡。

  丈夫离世那一年,孩子小升初需要辅导,村医搭档杨秀合又因病不能工作,家里还有三个老人需要赡养。巨大的打击压得她喘不过气,但擦干眼泪后,她便将悲伤装进心里,一肩扛起家庭重担,一肩担起工作重任。

  “看一个病人的诊疗费是2.5元,平均每天能看10个病人吧,加上其他的补贴,每月工资应该是2000多元。”多年来,邻村某某村医因为收入太低放弃从业的消息屡屡传进陈远秋的耳里,但她都不为所动,依旧坚持从医道路。丈夫过世后,陈远秋就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她在这条路上或许早就坚持不住了,让她坚持下来的原因,除了乡亲们对她真切的需要,还有就是对她无条件的信任。

  “小秋,咋个办哦,你应坤叔喊不应了。”今年10月,正在县里开党代会的陈远秋接到陈应坤家属的紧急电话,因为陈应坤常年患有高血压,当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患上了脑出血,坐在会场的她连忙打电话联系救护车将其接到县中医院进行治疗,这才使得陈应坤化险为夷。

  一次夜里12点许,村民吴忠刚因为缺钾严重,人虽清醒,但全身乏力无法动弹。“小秋,快点,你吴叔动不了啦!”陈远秋接到了求助电话后,就一边联系救护车,一边骑着摩托车往吴忠刚家里赶,直到将其护送至县医院安顿好了,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那时已过凌晨3点。

  “乡亲们有时候遇到特殊情况,生病了,乡亲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我拨打电话,不管这个病我能否治,但是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我想这就是他们对我的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为了对得起大家的这份信任,更好地为他们服务,陈远秋时刻都在精进业务技能,除了外出培训和学习网络课程外,她还不断从众多医学书籍中获取更多的医疗知识,并且通过成人高考,从开始的中专文凭到获得大专文凭,使得医术逐步走向成熟和精湛。

  或许是因为多年来的操劳,让本是40岁不到的陈远秋看上去却有50开外,脸上的口罩遮掩了她的倦容,却遮挡不住她眼神里的坚毅。小乡村也是大舞台,陈远秋用医者的大爱在这个舞台上成就了最美的自己,用近20年的坚持换来了村民们的信赖与赞誉,用坚定的脚步与信念,成为了乡亲们最需要的人。(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