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19日电(周燕 陈昆)“学习自觉不操心,放学还总是帮爷爷奶奶洗碗、拖地……”尽管和老伴照看着四个孙子女,但62岁的冉启德和老伴并不觉得辛苦。冉启德的省事省心得益于贵州省岑巩县第四小学党员服务队的操心用心。

  党史践初心,一线解烦忧。连日来,岑巩县各级各部门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躬身为民的“指路碑”,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瞄准“微服务”,下沉一线纾民困 ,主动作为解民忧,将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服务清单”“满意清单”,打通了服务群众的“堵点”,提升了“民生温度”,增加了群众的“幸福厚度”,有效解决了民生大难题。

  党员服务队点亮百姓“心灯”

  冉启德原本是岑巩县天马镇雷公田村人,得益于易地移民搬迁政策,2016年,全家搬迁到了亚坝移民小区,老两口在家照顾四个孙子女,儿子儿媳远赴广东务工。

  “油盐出好菜,棍棒出好人”。曾经,老两口恪守的老旧家庭教育方式,让夫妻俩很头疼:“小孙女性格任性、吃饭挑食、用钱没规划等毛病硬是改不掉。”幸运的是,岑巩县第四小学使小孙女迎来了成长的蜕变。

  “县第四小学的党员服务队经常来我家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让我懂得了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他们的选择。”冉启德说:“现在的孙女,对人有礼貌,成绩有进步,生活习惯好。”实现了“忧居”变“优居”,现在,操心事也变成舒心事,冉启德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岑巩县第四小学是一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该校70%的学生是搬迁户子女。如何让全校学生阳光成长、全面发展?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搭建家校互通、家校共育“连心桥”。

  “学校50%的学生是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子女,30.2%的学生都是隔代教育。”岑巩县第四小学副校长瞿文清说,学校为补齐家庭教育短板,成立了党员家庭教育服务队,通过深入易地移民安置小区、各乡镇偏远家庭等上门开展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宣讲活动,点亮百姓希望的“心灯”,转变他们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家庭与学校形成家校共育、协同互补的教育“同心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岑巩县第四小学党员家庭教育服务队共深入易搬小区、偏远家庭开展家庭教育10次,600余户家庭受益。举办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培训25期,培训学生家长2000余人次,并通过免费的线上家庭教育课程,让外出务工的家长们也能共享家庭教育知识“大餐”,切实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小课后”服务大民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下午放学后,岑巩县第四小学三年级4班的学生张宇环,来到大坪同心社区的四点半学校,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一旁的志愿者静静的看着,不时地加以指导。

  “奶奶不识字,不能辅导我作业,这里不但有哥哥姐姐教我们做作业,还有很多书可以看。”张宇环是岑巩县凯本镇平芽村人,爸爸妈妈都在浙江温州务工,得益于易地移民搬迁政策,全家搬迁到了大坪同心社区,现在,社区的四点半学校成为了她自觉充电蓄能的“第二课堂”。

  “只要孩子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的志愿者盛海宏说,“四点半”学校开设了图书室、书画室、教师辅导室和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室,通过开展学生课外作业辅导、各类兴趣类活动、能力提升活动等,为搬迁户子女提供了一个阅读、娱乐、学艺等学玩一体的活动场地,填补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空缺,既为家长解忧,又为学生解“渴”。现在,每天下午四点半,30余名小学生都会准时来到这里,他们在社工和志愿者的陪伴下,或完成课后作业,或翻看喜欢的书籍,或在娱乐设施上开心玩耍,度过快乐而充实的1个多小时课外时光。

  大坪同心社区是岑巩县四个易地移民安置点之一,目前居住有1948户8221人,其中4000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搬迁户子女大多与爷爷奶奶一起在社区生活。

  “我们大坪社区50%的劳动力都在外务工,还有一部分居民虽然就近就业,但下班时间和学生放学时间冲突。”大坪同心社区团支部书记刘芝兵说,为了解决搬迁户子女课后作业辅导和课后管理难题,社区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资源,开设了四点半学校,我们安排了四名大学本科毕业的社工和志愿者,周一到周五下午四点半到六点负责在学校提供作业辅导、阅读引导、兴趣培养等服务,让家长安心挣钱,子女健康成长。

  “我们通过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已经成立了一个爱心支教联合会,目前有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等大学生会员64人。” 刘芝兵说,社区将举力聚集更多资源和力量,通过开设寒暑假培训班等方式,为随迁子女寻找学业“空窗期”的破题之路,打造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增长知识的乐园,真正让搬迁群众子女搬得出、稳得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岑巩县各级党员干部切实将为民办实事作为践学检学的重要标准,以加快干部服务“下沉”,真真切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持续不断地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推动群众满意“上升”,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