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9日电 (周燕玲)记者9日从贵州省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充分利用3D技术打印定制技术,成功为一位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合并髋臼巨大骨缺损的79岁患者,实施了全髋关节翻修术。

  人工关节置换是二十世纪以来最成功的骨科手术之一,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恢复正常行动功能。但手术成功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当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无菌性松动、脱位和感染症状,就需要再次进行翻修手术。翻修术比人工关节置换术更复杂,属于高难度四级手术。

  来自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的蔡阿姨6年来,一直饱受左髋部疼痛困扰,多方求诊但收效甚微,家人为此将她送到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经诊断蔡阿姨左侧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假体松动,需要实施分期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一期先行左髋关节感染病灶彻底清创、假体取出、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占位器置入术,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左髋临时占位器取出、人工关节翻修术。但感染控制后,蔡阿姨仍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左侧髋臼合并严重的骨缺损,相当于支撑作用的髋臼不完整。要想成功再次翻修安装假体,必须重建髋臼合并的巨大骨缺损。

  如何重建髋臼骨缺损?寻遍目前市场可以提供的假体和重建垫块,均无法重建蔡阿姨合并的巨大骨缺损,无法满足手术需要。为还原消失的骨骼,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化身为“灵魂画师”,参阅大量数据,反复模拟,设计出一块还原度很高的“骨骼”,在电脑上以三维形式呈现的假体十分接近蔡阿姨缺损的髋臼,并在北京的3D打印技术工厂打印了这块特殊的“骨骼”。

  最后,在麻醉医生团队、骨科医生团队及内科相关专业人员的紧密协作下,3D技术打印定制的钛合金“骨骼”顺利植入蔡阿姨体内。整个手术过程类似房屋拆除重建,颇为复杂精密,术后蔡阿姨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近年来,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充分利用3D技术打印定制技术,于2016年在西南地区率先使用3D打印的手术模具和个体化定制的髋关节假体,修复患者的髋臼骨缺损,实现了高难度手术、复杂病例治疗的简单化、精准化。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以往难以治疗的诸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让更多患者受益。

  目前,贵州省人民医院数字骨科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国工程院戴尅戎院士在省医骨科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数字骨科及临床转化工程分站”,长期为患者“操刀”3D打印畸形脊柱和复杂骨盆、髋关节骨折模型,做到“精准医学”,从而达到“骨血相融”的状态。(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