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阳7月8日电 (陈洁泉 闫晨)7月6日是贵州省脱贫攻坚成就展正式对外开放的第六天,有过3年驻村经历的贵州省委统战部机关党委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李健,一大早就与同事来到贵州美术馆前来观展。

  进入展厅,墙上展出的图片和展厅内播放的视频,瞬间就将李健的思绪拉回到了自己驻村时的场景。2018年3月,李健去到贵州省毕节市的深度贫困村赫章县铁匠苗族乡共同社区驻村,并担任第一书记。

  3年里,李健和村干部一起帮助村民解决饮水难问题,并鼓励村民养殖能繁母牛实现增收,以引进企业和党支部合作社承包的形式催生当地中草药和莲花白种植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运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当地200余名小学生购买书包和羽绒服。

  “我从脱贫攻坚一线来,再看贵州脱贫攻坚成就展第一个感受就是无比自豪。”话语间,带着底气和自豪感的李健坦言,自己和全村每个人都有故事,因为驻村已不止是工作,而是有了感情。

  看到成就展展示农村孩子上学路的图片,李健立刻就想到了村里孩子们的上学路。他说,即使已经不再驻村,也要继续争取一切资源为村里安上路灯并修建广场,为当地建设继续出力。

  记者了解到,展厅展出的3000多幅图片、51个视频、120余件实物均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实物,讲述贵州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发生的巨变。

  “一方面想来了解贵州脱贫攻坚‘战法’,另一方面也想来取取经。”正在观展的贵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许春蓉说,因在工作中主要负责党建工作,想通过这次观展学习扶贫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转化到党建活动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在成就展“数说脱贫”的版面上,贫困人口由923万人、745万人、623万人……减到0人的数字变化,诉说着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蝶变”。这组减贫数字的变化让前来观展的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吉昌教授感叹不已。

  刘吉昌是带着科研任务来观展的,他希望通过观展为自己的科研课题收集更多的素材,也希望能学习和领悟“脱贫攻坚精神”,并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学有所用,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

  “看到展厅内一栋破旧土墙茅草屋,我就想起4年前填报志愿时家人知道我选了贵州纷纷劝我别来。”从广西来到贵州上大学的陈阳妹一早前来观展,也想看看贵州脱贫成就,决心要让家人亲戚打破对贵州的刻板印象,并且刚毕业的她也选择了留在贵州工作生活。

  数据显示,自成就展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有上千人前来观展。众多观展者发出感叹:“震撼!前后对比太强烈了,没想到脱贫攻坚的背后有这么多让人感动、激励和催人奋进的故事。”(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