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分社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社会民生>>正文
贵州大山深处“守轨人”
发布时间:2021-02-27 20:49:28 稿件来源:中新网贵州

  中新网贵州新闻2月27日电 题:贵州大山深处“守轨人”

  张伟 胡志强 闫耀攀

  中国农历春节后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春寒料峭,铁路线上弥漫着清冷,一支行走在沪昆铁路线上的“黄马甲”为苍劲的大山增添了一抹亮色。这是周杰和同事们正在为钢轨进行探伤检查作业。

  周杰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凯里工务段的一名“90后”探伤工工长,他和11名探伤工是驻扎在沪昆铁路黄丝至龙里区段的“守轨人”,他们承担着该区段钢轨探伤任务。

  作为现场施工负责人,周杰用一双“鹰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的路况、脚下的钢轨和手上的仪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2012年参加工作,2013年开始从事探伤工作至今已有7年多,作为技术骨干的他用脚步丈量过数以千计的钢轨。

  “前方来车,请立即下道避车。”接到防护员的通知,周杰大声提醒大家下道避车。4名“推机手”迅速抬着两台笨重的探伤仪下道,跨过溜滑的道砟,他们迅速站成“一字”形,安全标准丝毫不降。

  沪昆铁路作为黔南地区的运输要道,农历大年过后,承载着复工“佳音”的铁路运输日渐繁忙。“我们利用列车运行间隙开展作业,一天下来需要避车上下道60多回、弯腰蹲起100余次、分析波形100多处。”周杰用一组数据描述他们的工作状态。探伤组负责的区域坡道多、钢轨侧磨严重、探伤难度大。每天,他们都需要手抬近50公斤重的探伤仪,检测近10公里长的钢轨,徒步推行8个多小时。

  沪昆铁路东段两侧是高耸的大山,很多线路的穿行走向形成一个又一个“大弯道”。周杰时刻提醒同事们要集中精力工作,既要确保安全又要精准探测。“大弯道”是山区铁路的一个特点,由于山体遮挡,铁路弯曲处瞭望不畅,而弯道位置路基陡、边道窄,上下道避车难度大,存在安全风险,为确保安全平稳快速检测,周杰发挥出过硬的技术本领,迅速接过探伤仪,全神贯注盯住山体稳步行走。

  “嘀嘀嘀……”刚走到弯道区段,仪器报警声响起,大家聚精会神盯着仪器屏幕,观看着波形情况。在确定好病害位置后,周杰拿着测量尺蹲下来测量、核对钢轨几何尺寸,并做好标记和记录。“探伤的难度在于‘细’,就是要做到不错判、不漏判。”周杰用手指着探伤仪说:“对钢轨检查更要细心,钢轨外观及状态不同,导致缺陷出现的方式也会不同。”据介绍,检查前,探伤工还要对仪器仔细效验,仪器是探伤工的“武器”,只有把仪器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瞄准敌人,他们更像是钢轨的“排雷兵”。

  “真正的考验是每天要在数千米的钢轨探伤中查找以毫米计的缺陷,稍有遗漏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周杰说。作为铁路户外作业工种,周杰和同事们日复一日,无畏寒暑,把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当成肩上的责任。

  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队伍,把坚守当成使命,春节期间,工区几名家在外地的青工选择就地过年,保证了全天在岗、“随叫随到”。和周杰同批来到贵州的探伤工们,有的来自陕西、甘肃等地。“有时候也会想家,但是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好好干。”探伤组的小伙子们坚决选择了在大山深处坚守,他们称自己是大山深处“守轨人”。

  一年下来,他们巡查线路2000多公里,探伤检查1100多组道岔,排查隐患100余处,用“精益求精”确保了全年零漏检、零误判、零违章、零事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西南山区铁路运输安全。(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