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新闻发布会将于5月25日14时30分召开。

  中新网贵州新闻将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2021年4月21日,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南五省)在昆明签署《协同推进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启动了西南五省“跨省通办”改革。

  5月25日上午,西南五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和政务服务部门相关领导齐聚贵阳,召开了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第二次联席会议,会议开得很成功,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加入西南五省“跨省通办”,区域通办名称正式从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升级为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5月25日下午,以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首场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外介绍一年来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改革成效。

  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饶晓亭介绍情况:

  一是保障西南地区“跨省通办”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为确保国务院关于“跨省通办”系列决策部署在西南地区率先落地落实,以协调小组名义印发“跨省通办”相关文件15个,协商建立了10项工作机制。比如,在省级协作方面,建立联席会议、协调小组、组内会商等工作机制,从各省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内部工作分工等层面,确保改革统一步调,分工协作,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2次、协调小组会议2次,成立综合调度组、事项管理组、线下服务组、平台建设组4个工作组。建立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全国“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梳理公布了第一批20项通办事项清单,第二批42项通办事项清单已经本次会议审议通过,即将发布。

    《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规程》还要求,通办清单外的事项,收件地“跨省通办”窗口可联系属地“跨省通办”窗口,通过“点对点”方式开展“跨省通办”工作,最大程度便民利企。建立平台共建共用机制,充分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在不改变各省(区、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主体的基础上,由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建设的西南地区“跨省通办”系统平台,正在成为政务服务事项“翻译机”、数据“联通器”。目前已完成7个地级、县级行政区试点,拟在县级以上“跨省通办”窗口推广应用。建立专家资源共享机制,印发《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专家库管理办法》,组建西南地区“跨省通办”专家库(164人),统一开展政策制定、事项梳理、巡回互助、调研交流、宣传培训等工作,为西南地区“跨省通办”持续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是西南地区各级“跨省通办”业务协作机制已经建立。西南地区达成一致共识,“跨省通办”首先是“机构通”“人通”,进而推动“事项通”“平台通”“办理通”。为此,协调小组下大力气推动县级以上“跨省通办”机构及人员走动起来、交流起来、互信起来,不仅要让群众少跑腿,也要让企业好办事。建立窗口互信互认机制,西南地区省级层面签订一次合作协议,所辖560余个地级、县级行政区,无需再次签订。印发西南地区县级以上“跨省通办”窗口联络清单,1300余名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和政务大厅“跨省通办”窗口负责同志工作联络“拨拨就灵”,实现西南地区地级、县级行政区100%全覆盖。建立结对试点机制,通过“自愿申报、双向选择”,明确西南地区相关地级、县级行政区在工作联动、线下基础、线上办理、事项梳理等方面深入开展结对试点,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基层经验。目前,西南地区地级、县级行政区“跨省通办”“结对子”257组。以贵州省赤水市和四川省泸州市为例,两地地处川黔交界、仅一桥之隔,在结对试点过程中“你帮我办、我帮你办”,形成了毗邻地区全面无障碍通办工作机制。建立巡回互助机制,协调小组依托“跨省通办”专家库资源,成立若干工作组,统一开展跨区域的工作调研、工作交流、工作培训。目前,第一轮“跨省通办”巡回互助已涵盖西南五省20个地级行政区、培训人次达2000余人,拟通过多轮次的巡回互助,逐步实现西南地区100余个地级行政区全覆盖。

    三是西南地区“跨省通办”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分工,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得到各方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取得了明显进展。线下,第一批清单实现通办。第一批西南地区“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包含国家要求实现通办的128项和区域特色服务20项,涉及民政、税务、交通等17个部门,已基本实现在西南地区通办。为尽可能方便有办事需求的企业群众,在清单之外,我们还要求,协作双方要按照“一事一协商”原则,通过远程视频沟通,更大范围办理“跨省通办”事项。据统计,西南地区“跨省通办”办件量共计1533万件。线上,通办专区运行。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联袂打造的西南地区“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服务涵盖户籍迁移、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办理、道路运输等高频事项,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网上办服务。

    四是以政务服务为媒介的西南地区政府协作体系初步搭建。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地区深入开展协作,有力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随着西南地区政府办公厅主导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深入推进,正在逐步撬动西南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深化跨区域协作,将加快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比如,西南五省商务主管部门共同发起设立商务领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调小组,建立了西南五省商务领域协调联动机制,2021年已在贵阳召开首次协调小组会议;川黔渝公安主管部门率先开展新生儿入户、异地户籍迁移等事项“跨省通办”,为国家决策探了路,便利了疫情期间跨区域出行不便的群众;协调小组商西南地区邮政管理部门,印发了《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邮合作参考指引》,压减了省际间邮政寄递用时和资费,降低了企业群众办事成本。  

   下面,由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调小组各功能组答记者问。     

    新华社提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已印发一年半的时间,请问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如何运行的,如何保障落实国家“跨省通办”决策部署?

    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腾刚:

    西南地区文化相通、民族相亲、山水相连、经济相融,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南五省(区、市)就深入开展协作,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为确保国家关于“跨省通办”系列决策部署在西南地区率先落地落实,自2021年4月起,西南五省联合印发加快推进“跨省通办”相关文件15个,协商建立了保障“跨省通办”落地落实的10项工作机制,有力推动西南五省“跨省通办”“四梁八柱”基本形成。比如,在省级协作方面,建立了联席会议、协调小组、组内会商等工作机制,从五省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内部工作分工等层面,确保改革统一步调,分工协作,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2次、协调小组会议2次,成立了综合调度组、事项管理组、线下服务组、平台建设组4个工作组。在基层互通方面,建立了窗口互信互认、结对试点、巡回互助等工作机制,西南五省省级层面签订一次合作协议,所辖560余个地级、县级行政区,无需再次签订,西南五省地级、县级行政区“跨省通办”已经“结对子”257组,探索了可复制推广的基层经验,第一轮“跨省通办”巡回互助已涵盖西南五省20个地级行政区、培训人次达2000余人。在业务运行方面,建立了事项动态管理、平台共建共用、政邮合作等工作机制,印发《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规程》,作为西南五省“跨省通办”事项梳理、窗口设置、操作流程、权责划分的实操手册,统一模式对外服务。在工作保障方面,建立了专家资源共享、联动宣传等工作机制,组建西南五省“跨省通办”专家库(164人),按照协调小组统一安排,开展政策制定、事项梳理、巡回互助、调研交流、宣传培训等工作,为西南五省“跨省通办”落地见效持续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中新社提问:请问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打通线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云南省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饶华俊 :

    为更好便利企业和群众在线下办理“跨省通办”业务,我们从提升窗口服务效能、畅通邮政寄递渠道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优化“跨省通办”窗口设置。将县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的全国范围“跨省通办”、西南五省“跨省通办”和其他区域“跨省通办”服务功能进行整合,对人员配备、标识标牌、咨询引导等进行规范,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任意一个“跨省通办”窗口办理全部“跨省通办”事项。截至目前,西南五省已开通649个线下专窗办理点,实现区域内54个地级城市、568个县级城市全覆盖。二是完善“跨省通办”线下工作规程。明确了收件地和办理地的工作职责,对未实现全程网办的事项建立“收件地形式审查、办理地受理审批”的机制进行办理;对已实现全程网办的事项,引导帮助办事人线上办理,同时保留线下办理渠道。西南五省积极推进“跨省通办”事项要素和办事指南的统一,助力实现跨省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采取规范流程、资料传输寄递、异地联动等措施,让企业和群众在任意地区能获得相同的办事体验。三是构建“跨省通办”窗口协作机制。统一编制西南五省“跨省通办”窗口联络清单,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联络清单动态调整,畅通点对点联络渠道。建立互认互信机制,进一步提高省际间协同办理效率。四是畅通邮政寄递渠道。制定印发《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邮合作指引》,明确运用场景、业务模式、寄递标准、平台对接等规范,着力减少省际间寄递用时和资费,降低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各省加快与有关邮政快递企业对接,有序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异地办事中的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寄递难题,一年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邮寄6.74万次。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精神,继续深化政邮合作,探索邮政快递网点或邮递员代收代办业务,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的异地办事需求。

    贵州日报提问:在梳理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有哪些考虑,相比第一批事项,这次第二批事项有什么特点?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机要文电处副处长李峰涛:

 

    在梳理事项时,我们重点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充分贯彻落实国家要求。按照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全国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在第一批事项基础上,更加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梳理出42项高频事项纳入第二批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进一步拓展西南五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充分考虑西南五省实际。今年3月下旬,作为事项管理工作组牵头单位的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分别向重庆、贵州、云南征集高频政务服务通办事项建议清单。在充分考虑五省实际、充分征求兄弟省(区、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通办事项同类项,形成涉及公安、人社、交通等13个行业高频事项的“最大公约数”,主要涉及机动车行驶证补发换发、工伤职工异地就医结算、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等。三是充分借鉴“川渝通办”做法。从“川渝通办”事项落地情况来看,“全程网办”是群众最喜欢、最有效的方式。为此,在梳理事项时,主要考虑目前能实现“全程网办”的基础条件。因此,第二批事项中全程网办事项有32项、占比76%。同时,倒逼未实现的事项尽快实现“全程网办”。

    关于第二批事项的特点。相比第一批事项,主要有以下两个区别:

    第一,由国家任务清单为主向区域特色事项拓展。第一批148项事项中,主要是覆盖国家要求实现“跨省通办”的事项,区域特色事项仅占13.5%。第二批事项则不同,42项中的35项属五省区域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占比83.3%。例如,生态环境部门涉及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事项,是当前区域性高频需求事项,实现通办后,将解决企业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征询意见周期较长、审批进度较慢的问题,也将为全国其他省市探索建立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制度提供借鉴。

    第二,由群众个人事项为主向企业法人事项拓展。第一批事项中,主要聚焦于面向群众的高频办事需求,涉及企业法人事项仅46项、占比31%。第二批事项则更加侧重解决企业法人的跨区域办事需求,总的42项中涉及法人事项27项、占比64.3%。例如,“企业申请迁移调档”“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审批”等,从企业招聘、经营资质核发,到税务事项办理、危废转移审批等,涵盖企业经营多个环节,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跨区域通办服务。

    下一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将持续推动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两批190项事项落地落实,同步推进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贵州广播电视台提问: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广西“跨省通办”的工作举措和有关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政务管理与协调处处长苏轶:

    感谢您的提问,也借此机会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广西“跨省通办”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0年以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跨省通办”的工作部署,着眼“跨省通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广西已累计成功为企业群众异地办件约587万件,收到服务评价满意度超过99.9%;其中自2021年9月1日至12月30日,广西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跨省通办”申请量、办理成功率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1位,办理成功率达95.18%,是全国首个道路运输驾驶员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办理成功率突破90%的省份。

    一、拓展通办范围,推进“跨省通办”标准化

广西已先后加入十二省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泛珠三角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和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编制完成广西220项基础“跨省通办”事项,鼓励各地各部门积极拓展“跨省通办”事项范围,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办事需要。同时按照政务服务事项“四级十一同”要求,系统推进“跨省通办”事项要素统一,推动实现地区间“跨省通办”事项的标准化办理。目前,广西14个市已分别与13省区40个市开展点对点“跨省通办”合作,累计广西的3090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外省可办,外省的4987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广西可办。

    二、健全通办机制,推进“跨省通办”规范化

广西深入贯彻国办发〔2020〕35号文件精神,印发了《广西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施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出台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管理实施细则》、《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同办理授信实施细则》、《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中事后“即时告知”监管实施细则》、《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好差评”实施细则(试行)》4项“跨省通办”配套制度,不断健全规范化的“跨省通办”工作机制。广西还在全区设置370个“跨省通办”窗口,配备437名窗口工作人员,开通188个线上“跨省通办”专区,全面推进智能审批“跨省通办”“自助办”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跨省通办”多渠道融合发展。

    三、创新改革实践,推进“跨省通办”便利化

广西在总结“跨省通办”改革经验基础上,充分吸收承诺审批、集成服务的改革优势,创新推出“跨省通办+承诺审批”、“跨省通办+集成服务”等服务举措,编制了66个“跨省通办”服务套餐和77项“跨省通办+承诺审批”事项,有效激发了“1+1〉2”的政务服务效能,实现能办向好办的转变。同时,充分依托银行、邮政机构在金融科技、物流网络、服务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跨省通办”事项进驻银行、邮政网点,实现“跨省通办”向基层下沉,向企业群众身边“靠拢”。

    下一步,广西将加大“跨省通办”工作力度,积极配合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各项工作,深化、拓展“跨省通办”深度和广度,更好服务西南地区人口流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链高效协同,助力构建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新发展格局。

    央广网提问:建设银行参与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出发点是什么,具有哪些优势,发挥了什么作用?

    中国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副行长陆雪涛:    

 

    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政府转变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如水、善利万物!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行提升“三个能力”的重要批示精神,致力于服务国家建设。

    自2019年起,建设银行以“科技、普惠、共享”的新金融理念为指引,通过智慧政务创新服务政府数字化改革,目前已与29个省级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助力14省13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平台或应用场景建设,各平台注册用户超过2.2亿。 2020年,国家提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解决2.8亿“人户分离”人口的异地办事问题。建设银行迅速响应,将“跨省通办”作为一次大考,协助政府研究解决问题,成为政府提升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助力者和赋能者。

    建行在“跨省通办”方面具有三方面优势:一是渠道共享优势,建设银行充分发挥营业网点便捷、安全、服务标准化的优势,与政府合作将网点打造成为“百姓身边的政务服务大厅”,已实现全行14000余个网点办理政务服务全覆盖,服务企业与个人用户超过3,000万,办件量超过4,500万笔,在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方面体现巨大价值。二是金融科技优势。我行拥有企业级数据治理,一次性重构上百个大型业务及管理系统的经验和技术,可在省份间连通“信息孤岛”、打破“数据烟囱”、实现“跨省通办”数据统一共享上提供有力支持。三是业务融合优势,建设银行聚焦政务事项标准的统一和服务流程的优化,将开展事项梳理作为“省内通办”和“跨省通办”的关键环节,助力政府优化调整事项业务规则,明确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办理时限等内容,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程度,改善区域间企业百姓办事体验。

    在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进过程中,建行在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联席会议与协调小组机制的统领下,创新搭建了“跨省通办”综合支撑平台,平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采用区域统一调度分发模式,解决了以往点对点模式中各省政务大厅重复对接的难点问题,有效提升了省份间系统平台对接效率,确保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业务流程运转顺畅。二是采用双中心架构,即在建设统一业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数据中心,汇聚各省“跨省通办”事项和办件数据后统一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提供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统一视图和大数据分析功能。三是提供线上线下渠道一体化服务,线上打造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服务专区,目前已上线400余项“全程网办”事项,线下依托统一接件系统对接各省政务大厅,为“异地代收代办”和“多地联办”提供平台支撑。

    下一步,建设银行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金融行动助力西南地区政府共同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跨省通办”服务体系,在提升百姓幸福感、满足感方面贡献建行力量。

    今天的图文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关注!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