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15日电 题: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 打造四季特色旅游品牌

  记者 杨茜

  “在零度左右泡个温泉,冷热之间,一个‘爽’字充分表达我的感受”,正准备带着家人去泡温泉的贵阳市民李佩琳说。

  作为中国温泉大省,贵州突出冬季旅游优势资源,围绕度假康养旅游,将“温泉康养、滑雪健身、非遗节庆、年货游购、红色研学”5类主题旅游产品作为重点。

  资料图。瞿宏伦 摄

  2021年底最强寒潮之后,在贵州六盘水玉舍滑雪场里,游客通过戏雪、雪地摩托、雪地冲锋舟、缆车等,在低纬度地区体验雪带来的欢乐;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云舍村,年过六旬的雷春英身穿土家族服饰,一边唱着山歌一边轻盈地跳着土家摆手舞,迎接即将进村游玩的客人;在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纳灰村,2000多亩油菜花相继开放,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成为当地冬季旅游的一大亮点。

  据数据显示,贵州2021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实现了“十四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2020年12月31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贵州旅游指明发展路径。

  2021年以来,贵州省旅游业把过去注重建设转到更加注重经营管理上来,推动全省旅游业从扩张数量、规模向提升品质、效益转变。

  资料图。瞿宏伦 摄

  2021年以来,贵州旅游产品业态不断提质升级。“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业态升级行动、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行动”,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康养等领域深度融合,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需要的新业态。2021年,全省梳理调度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旅游产业化重点项目995个,1月至10月,累计完成投资887.90亿元。

  为不断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贵州以打造差异化、特色化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积极谋划了一批优质景区景点、文商旅综合体、农文旅综合体、温泉养生、康养医养、避暑度假、乡村旅游等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力求实现旅游产品的供需平衡,让贵州旅游品质更高。

  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宿……夜晚的贵州别有一番风情。今年以来,贵州加快推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打造“流光溢彩夜贵州”品牌,培育新兴文化和旅游消费热点,促进旅游提质升级,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南门修旧如旧,尽展明清风韵。”从小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长大的叶飞感慨道:小时候的四合大院、古巷道、天井都还在,中南门街依旧是那条最热闹的街。

  “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收入上万元。”与中南门为伴四十余载的张明发说,中南门重新修缮开放后,就在自家房子里开了一家特色小吃店,售卖铜仁油茶、绿豆粉、锅巴等当地特色小吃。

  在张明发认为,城市发展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过程,对旧城区、旧建筑进行必要改造是城市更新的方式之一,保护一片老住宅区、保护一幢老房子,实际上就是对历史遗产的尊重。

  目前,贵州已形成观光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养生、户外运动、科普探险、休闲购物等新兴业态,构建起“全年不分淡旺季、全天不分黑白天、全域不分景区点”的产品格局,处处可游。

  资料图。石小杰 摄

  2021年以来,贵州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支撑,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区别于其他省份旅游发展的特色之路。编制《贵州省乡村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关于推动农文旅融合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助力产业振兴、文化振兴。

  在贵州黔西化屋村,依托苗族文化,打造具有苗族风情的民宿,以文化铸造浓厚的民族底蕴,以苗乡热情好客喜迎游客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行得舒心,以化屋的美丽山水留住八方来客。建成扶贫车间1个,发展乡村民宿客栈和农家乐29家。2021年以来,化屋村已累计接待游客近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5亿元,并获得了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旅游热度持续高涨。

  过去的花茂村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通过挖掘“乡愁元素”,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如今的花茂,成了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兴旺2021年,遵义花茂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2万元。

  贵州已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32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9个。2021年,贵州新增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1个,6个案例入选全国《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选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贵州省以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风情、冬康养”旅游品牌,对外展示贵州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形象,推动旅游流量快速增长,进一步深化“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日前召开的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芳提出,2022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紧紧围绕全省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游客人均花费“两大提升”目标,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推进“旅游产业化”。

  资料图。石小杰 摄

  “四大行动”包括:一是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加快推进A级以上国有旅游景区“三权”分置改革;多措并举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引进优强文化和旅游企业。二是深入实施业态升级行动,引入社会资本做好“旅游+”“+旅游”文章,用好文旅产业投资基金,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旅游运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系统优化冬季旅游、温泉旅游发展布局;持续提升“贵州旅游·一码游贵州”平台;支持苗绣等民族工艺产品及品牌做大做强;打造“流光溢彩夜贵州”品牌,培育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三是深入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推动游客投诉率大幅下降,推广实施旅游餐饮标准和服务规范,深入实施旅游厕所三年达标行动,加强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及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训。四是深入实施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行动,深入落实“一台账两清单双清零双问责”工作机制和省、市、县相关领导包保责任制,台账化推动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重点引进实力强的投资者进行后续开发建设和经营。(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