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13日电 (记者 张伟)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与会海内外嘉宾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观点与建议,主要聚焦“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五大方面。

  记者13日从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于7月12日至13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办,以“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共有来自五大洲78个国家和地区500多名重要嘉宾线下参加,实现了官、产、学、研、媒五个领域全覆盖。参加论坛的重要国际组织32个、联合国机构13个、重要研究机构26个、国际知名大学22所,参会参展海内外知名企业180多家。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与会专家指出,目前气候变化的形势已非常严峻,世界应当携手应对,共同推动能源的绿色清洁发展。如今,中国已提出“3060”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中国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将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将从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工业节能减排、绿色金融等多方面继续探索政策、机制和技术创新,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全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与会专家指出,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与气候危机同等紧迫的全球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离不开生物多样性。同时着重强调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离不开最严格的法治保障,需在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制度,从整体出发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规制研究,从系统性的框架下看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我们需要转变思维和行动,确保对自然的需求不超过其供应,改变衡量经济成果的标准,转型金融与教育等体制,以此对企业、金融从业者和下一代产生影响。

  可持续发展方面,与会专家系统梳理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程,就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目标、理念、手段和运行模式分享了最新思考,指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式,可持续发展是其目标。落实生态文明的理念呼唤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两山理论是运行模式,要求自然、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生态保护的国际合作方面,多位专家指出,随着南南合作、绿色“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机制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多边环境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将越来越大。建议以举办生态文明峰会的形式,更广泛地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团结、保卫地球、造福人类的最强音。论坛应在认真总结往届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全面探讨开拓创新之道,为贵州、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做出新贡献。论坛应拓展更多的国际生态环境合作网络,发挥汇聚各相关方常态化讨论的平台优势,将论坛打造成为不仅仅是中国的一个国际项目,而是一个地点位于中国的国际项目。各国应当在合作之中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让合作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人类,唯有携手共进,方能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推动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方面,与会专家认为,生态文明是新阶段新征程乡村振兴的方向和动力,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重要的资源优势,要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构建农业绿色发展体系、优良的人居环境体系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体系,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