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分社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新闻>>正文
贵州加快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13 09:20:45 稿件来源:贵州日报

  “十三五”以来,贵州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扎实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全省服务业呈现出总量明显提升、速度保持稳定、业态极大丰富的良好态势,服务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4723.7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430.33亿元,年均增长10%。

  2020年6月,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行动方案》,提出创新发展大旅游、大数据融合、大健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科技研发、文化产业、养老服务、会展服务十大工程,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统计,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从GDP构成看,服务业占比已超过一半,服务业已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市场活力提升的动力源、新增就业的容纳器。

  文旅融合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化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来自毕节的马丹和朋友相约到平坝万亩樱花园看樱花,“早就听说这里的樱花很漂亮,今年专门请了休假来看。”

  樱花园旁的农家乐早就做好准备,老板李东说,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游客不多,今年花好人多一定要好好干,把去年的损失弥补回来。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近年来,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少数民族文化优势,我省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大旅游创新发展工程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贵州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组织文旅企业争取贴息支持,全省获得地方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省级财政贴息资金文旅项目35个,获得贴息资金522.26万元。强化招商引资,赴杭州、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地开展文化旅游招商推介座谈会,举办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

  打造旅游产品。有序推进“中国温泉省”建设,加快推进山地索道项目及桥梁旅游项目,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与保护工作。

  成功举办第十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展“贵人黔行”主题宣传活动,发布100条精品旅游线路。赴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南京市、广东省广州市开展“多彩贵州·度假康养胜地”文化旅游专题推介会。

  据统计,2020年1至11月,纳入全省重点工程项目调度的大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4.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4.11%,旅游企业数达到4.4万户,营业收入超亿元文化旅游企业达到50家。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去年11月,贵州省2020年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开工仪式在贵阳市牛郎关现代物流产业园举行。

  总投资52亿元,园区规模扩展至3000亩,牛郎关物流园将成为集大宗物资集散、生活快消品集配、农产品仓储及加工、冷链物流配送、商业配套、跨境电商、B型保税仓、产品流通大数据分析、智慧物流运营调度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物流园区。

  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贵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传统服务行业改造升级、新兴服务行业跨界融合,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贵州制定实施金融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深入实施“引金入黔”工程,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证券交易额、保费收入分别增长56.2%和5.2%。

  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贵阳市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路运输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分别增长7%和10.9%。科技服务、养老、会展、检测认证等行业加快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轻轻点开微信小程序里的“一码贵州”,购买贵州各地特产,订机票、订酒店……一键操作就能完成。在刚过去的牛年春节贵州年货节上,“一码贵州”累计销售560万多单。

  依托大数据优势,贵州重点打造了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一码贵州”,打通产供销流通环节,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形成“小农户”与“大市场”精准对接,助推黔货出山。

  随着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加快涌现,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进一步满足群众消费的新需求。

  《贵州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行动方案》实施以来,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发展。“三增一降”举措加快落实,“一码游贵州”全面推广,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加快恢复。批零住餐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加快恢复,限额以上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4.7%和10.2%,餐饮业营业额增长4.7%,住宿业营业额稳步回升。

  预计到2022年,贵州服务业发展质量将全面提高,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更加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效能与全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适应,服务业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能力不断增强。重点项目投资突破1000亿元,企业达到70万户左右,就业达到660万人以上,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增加值占比达到78%以上。(记者 杨静)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