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15日电 (记者 张伟)记者14日从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贵州全省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06起,在防治工作中有效处置险情599起。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杨兵表示,贵州是中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具有“分布地域广、密度大”“灾害种类全、隐患多”“隐蔽性和破坏性强”“损失重、影响大”的特点。

  贵州全省88个县域均有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平均分布密度达0.16处/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平均值0.03处/平方公里。贵州境内共有125.8万座山头,很多群众生活在山顶、山腰、山脚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中国明确的地质灾害6个种类中,贵州广泛分布的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5种。截至目前,贵州全省共查明有变形迹象的地质灾害隐患和圈定具备成灾条件尚未发生形变的风险斜坡28221处,潜在受威胁群众200余万人。

  同时,贵州地质环境脆弱,常年强降雨天气偏多,加之诱发因素难以掌控,隐患不断发展衍生,隐患早期识别困难。“十三五”期间,共发生地质灾害332起、死亡(失踪)184人,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人民币,下同)。

  2018年,贵州省入围全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这5年是贵州省地质灾害排查调查最深入、监测预警最细化、综合治理最科学、能力建设最全面的时期,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式正在逐步转变,呈现出“统一领导和基层自治”的防治指挥体系、“隐患点与风险斜坡”的风险管控机制、“人防与技防”相融合的监测预警机制、“治理工程与绿色防护”的生态治理机制、“避险搬迁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国家投入与社会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面对地质灾害存在分布地域广、隐蔽性和突发性强等特征,贵州省自然资源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探索突破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技术路径与方法,联合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等院校,扎实开展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依托天上查、空中看、地面核的方式,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体系。

  杨兵说,自2018年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面对日趋严峻的防治形势,贵州通过不断科普宣传、紧急避险和信息报送三大机制,切实提升监测预警的实效,着力打通防灾避险“最后一公里”。防灾减灾救灾,关口前移是关键,力量下沉是重点。贵州将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推广防治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制度创新、成果运用,实时报道先进事迹、典型案例,积极推进“群众报灾”,重奖报灾防灾有功人员,实现从“要我防”到“我要防”的观念转变。(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