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10月27日电(谌颖轶)走入遵义市新蒲新区滨湖中学的教学楼,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雕刻自己手中的印章。“这样的特色课堂是滨湖中学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创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到传统手艺带来的乐趣,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力争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滨湖中学教师辜觐岳介绍道。

同学正聚精会神学习篆刻。 谌颖轶 摄

  同学正聚精会神学习篆刻。 谌颖轶 摄

  滨湖中学是一所全寄宿制公立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室181名,其中汉族130人,少数民族51人,少数民族占比28.2%。57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758人,其中汉族2254人,少数民族504人,少数民族占比18.27%。

  “我很喜欢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篆刻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我切身感受到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每次篆刻课都好像在文化的海洋里徜徉,觉得很快乐。”一位正在学习篆刻的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在篆刻课的旁边教室,三位同学正在讲台上展示着自己的剪纸作品。“篆刻课和趣味剪纸课每周都会开展,在课堂上老师们不仅会向学生介绍剪纸和篆刻的历史渊源、分类工序,还会引导学生一起制作、感受传统手工的魅力。”辜觐岳介绍,除此之外,学校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比如“八月八”节的体育节活动中,有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仡佬族推食爬、打蔑鸡蛋等,让更多的民族传统融入其中。学校还以“石榴籽一家亲”主题团课征集活动为契机,开发一系列主题团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同学们正在进行“推食爬”比赛。谌颖轶 摄

  同学们正在进行“推食爬”比赛。谌颖轶 摄

  “我们学校的各民族师生,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都相处得很好。我们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师生都很喜欢,大家都积极参与。”滨湖中学党支部书记杨林璋介绍,近年来,滨湖中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及相关活动,积极探索“理念融合、课程融合、活动融合、家校融合”的育人模式,以“四个融合”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