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廖亮清(左)和爱人吴龙梅将烧制好的“威宁砂陶”器具取出。 瞿宏伦 摄

  3月4日,廖亮清在进行“威宁砂陶”器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瞿宏伦 摄

  3月4日,廖亮清在介绍“威宁砂陶”烤茶罐。 瞿宏伦 摄

  3月4日,廖亮清在制作“威宁砂陶”器具。 瞿宏伦 摄

  3月4日,廖亮清在转移“威宁砂陶”器具半成品。 瞿宏伦 摄

  3月4日,廖亮清(左)和爱人吴龙梅摆放待烧制的“威宁砂陶”器具。 瞿宏伦 摄

  3月4日,廖亮清制作的“威宁砂陶”器具。 瞿宏伦 摄

  3月4日,廖亮清在通过手机直播讲解“威宁砂陶”烤茶罐。 瞿宏伦 摄

  “威宁砂陶”仅产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斗古镇米乐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威宁砂陶”属于高温陶种,成品器具手工制作工序繁多,需要经过挖泥巴、拉胚、烧制等30余道工序,并通过1200℃高温烧制后才能成形。今年45岁的米乐村民廖亮清是威宁砂陶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他从1988年开始学习威宁砂陶制作技艺,并不断收集整理历史资料,规范制作工艺,研发出了兼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砂陶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让“威宁砂陶”重新焕发生机。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