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7日电(石小杰 詹丰贇)11月6日,在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镇中大村,村民们正忙着施肥、培土、摆放蒜粒种、盖膜,有条不紊地将秋收后打扫干净的土地进行点缀。
今年以来,中大村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紧紧围绕产业“八要素”要求,达到以“短平快”产业稳步持续助农增收的目的,以“村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示范带动农户种植大蒜100余亩。
中大村村支部书记刘光明告诉记者,种蒜思路提出来以后,一开始没有得到群众认可,很多群众不愿意种,担心种了卖不出去,买不了好价钱,有的甚至愿意闲置土地都不栽蒜。
经过前期的市场考察,中大村村两委还是自信满满,决定和群众细算为什么种大蒜更划算。通过宣传动员,以栽种小季油菜为列,为农户细算收了入账,1亩地产300斤菜籽,按2.5元一斤计算,1亩地顶多收入750元,而栽种大蒜,三个月左右成熟,1亩蒜地保底产2000斤蒜苗,按2元一斤计算,就是4000元的收入。
“以前我家这3亩地小季都是栽油菜,听村里面给我们细算了收入账,确实栽大蒜划算,收入更好。”农户刘跃荣笑着说。
刘光明介绍,群众栽种也没有任何风险,销路上和贵阳五里冲菜市场商家达成收购协议,种子、肥料都由我们合作社先为农户买单,收益以后才付款。
算去算来还是种蒜最划算,销路上不愁,农户也吃下定心丸,就栽蒜,大家说干就干。
“我家今年种了2亩蒜。”刘跃荣告诉记者,就按每亩4000元的收益,除去成本钱,今年肯定又过一个大丰年。
刘光明表示,中大村100亩大蒜产苗量预计达20000斤、产值达50余万元,将直接带动30余户农户增收和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