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29日电 (宁南)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贵州把2018年确定为全省产业大招商突破和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年,并将优化营商环境写进贵州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提出“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目标。
自2018年年初印发《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以来,贵州省加大了对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政务窗口服务质量、公用企业涉企服务、政府失信行为、政府涉企服务效能、第三方评估发现突出问题整治6个方面的整治力度。在贵州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及贵州省营商环境的问题,并指出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表明了贵州省对营商环境整治的决心。
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委员(以下简称,政协委员)陈菊丽认为,要通过地方立法为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贵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不可或缺。这就需要从立法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以确保各项有关贵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好措施能得到落实,能确保稳定、可持续。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对贵州省经济提速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议贵州省政府及税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针对总部设在贵阳市,并在全省布局的连锁企业出台相关政策。”政协委员李德祥认为,企业在贵州省各市(州)开办的连锁网点可以注册为分公司并实行汇总纳税,同意将现有子公司进行优化整合,除必须保留的独立法人企业外,其他均转为分公司。此项建议将为贵州省连锁企业在纳税方面提供便捷渠道。
2019年是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和营商环境大提升年,为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平台,贵州省提出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省级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到100%。
不仅仅是营商环境的整治,对改善口岸营商环境意义同样深远。贵州作为内陆省份,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加之长期以来缺乏开放意识,不仅制约了贵州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不利于贵州企业的发展。
政协委员潘路生认为,改善口岸营商环境迫在眉睫,更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贵州省应积极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持续推动贵阳高新区、双龙航空经济区等重点开放平台,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