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9日电 题:熊康宁: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研究的前世今生

  记者 张伟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石漠化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林草局西南石漠化治理国家创新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贵州省核心专家熊康宁接受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要通过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助力乡村生态产业振兴。

  “一眼望去满山一片荒凉,除了石头就是石头,根本没有生机。”早在1996年,熊康宁参加了导师杨明德教授主持的国家和贵州省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专题“典型喀斯特石山脆弱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研究”项目。

  该项目选择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和黔西南自治州贞丰县交界的北盘江峡谷作为研究示范区。熊康宁作为项目核心成员随同考察。考察时所见的一幕让他才真正明白,“这就是专家们当时在学术上讨论的‘石山化’或‘石漠化’。”

  2000年,熊康宁主持了贵州省水利厅项目“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与遥感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中将喀斯特石漠化定义为“喀斯特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地表在视觉上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这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完整科学的石漠化概念。

  此后,熊康宁和研究生兰安军共同发表了第一篇石漠化论文“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空间变化的RS-GIS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39-41)和第一部学术专著《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地质出版社,2002),直到今天都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同和高被引。

  石漠化地带来了什么?“环境恶劣、资源枯竭、贫困!”熊康宁表示,他在“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意识与行为效应”(见:石灰岩地区开发与治理。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一文中指出:喀斯特地区特别是边远贫穷落后的喀斯特地区,石山多土山少,土壤瘠薄,分布零星,地势陡峭,地形封闭。

  熊康宁说,贫穷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与思想文化不但与特殊的喀斯特环境有关,而且与人们心理因素有关。环境制约着人们的心理意识,心理意识支配下的人类行为又反作用于环境。穷则思变,为解决温饱只能开荒种地,“烧一山、种一坡,收一箩、煮一锅,养一家、穷一窝”,为解决贫穷带来的后顾之忧,老有所依,“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这就形成了石漠化。

  2001年熊康宁在指导硕士研究生谭秋完成的学位论文“贵州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时指出:喀斯特地区并不一定是贫困地区,真正贫困的是石漠化地区,贫困发生率和程度比比较高。喀斯特生态环境是一种脆弱的生态环境,岩石风化后95%的可溶性成分随水迁移,只有5%的不可溶性成分残留下来形成土壤,形成1厘米厚土壤需要4000年,植物靠稀薄的土壤水和岩石裂隙水提供养分艰难的维系生命,生态系统的形成很难。

  上述论文强调,在这样的脆弱生态环境中,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一旦流失,石漠化一旦形成,生态系统的恢复那就难上加难。环境无土无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到极致——无水可留、无土可流,大气70%的降水漏失到地下,干旱严重,“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地表70%的裸岩石山地,土壤缺乏,“土地形如一个框、土壤只有一箩筐”,这种“土如黄金水如油、满山都是大石头”的石漠化环境更是无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可言。

  熊康宁表示,石漠化和贫困是一对难分难舍的“孪生兄弟”,石漠化与贫困的直接受害者是人,而人也正是这一“难兄难弟”的缔造者。喀斯特生态环境破坏与石漠化形成的驱动主体是人,生态环境修复与石漠化治理的行动主体也只能靠人,生态环境改善与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受益主体也是人。

  熊康宁说,喀斯特地区只有民富国强了,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喀斯特才能实现,而喀斯特生态环境民富国强与石漠化治理绿水青山常在的最主要的转形标志就是生态产业的崛起和贫困人口的致富。“我们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从攻关内容上演绎了为什么把石漠化治理、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联系在一起根本原因。”

  据介绍,1996年开始的中国和贵州省第九个五年科技计划专题“典型喀斯特石山脆弱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研究”聚焦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的辨识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十五计划课题“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开始关注石漠化的成因与防治对策,提出石漠化治理要与当地老百姓的经济利益结合,维护和巩固治理成果,因为石漠化治理必须依靠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实施;十一五“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开发”把石漠化治理核心示范成效、专业合作社与庭院经济相结合,按石漠化程度因地制宜研发不同等级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十二五“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把石漠化治理带动示范成效、生态产业培育与乡村经济相结合,开始尝试从不同石漠化环境构建治理的产业模式与配套技术体系;十三五项目“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产业技术与示范”把石漠化治理推广示范成效、生态产业发展与县域脱贫攻坚相结合,全面提升到石漠化治理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研究,十四五要通过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助力乡村生态产业振兴。(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